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介绍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电磁学的基本物理概念,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的原理、设计及控制方法。在直流电机相关章节中,面向电机的建模与转矩控制,建立基本的电机系统控制的概念,同时辅以电力电子基础知识的介绍,使读者可以掌握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满足汽车专业相关人员对电机系统了解的需求。

在交流电机相关章节中,本书则详细地分析了现代交流电机的磁场、特性及控制原理,为从事电机系统开发或电动汽车相关开发的人员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撑。本次修订增加了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和电流调节器设计及更多的电机控制系统开发实例,并更新了车用电机的标准及测试方法,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1
  • 序2热爱、认同、信心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第1章导论
  • 1.1 电机发展简史
  • 1.2 电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1.3 电机在汽车中的应用
  • 第2章直流电机概述
  • 2.1 直流电机及其用途
  • 2.2 电、磁、力与速度
  • 2.3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3章直流电机的建模与控制
  • 3.1 等效电路与励磁分类
  • 3.2 数学模型
  • 3.3 转矩控制
  • 3.4 速度/位置控制
  • 3.5 状态反馈控制
  • 第4章车用直流电机实例
  • 4.1 起动机建模与特性分析
  • 4.2 电子节气门建模
  • 第5章PWM技术
  • 5.1 PWM原理
  • 5.2 将模拟信号转化为PWM的方法
  • 5.3 PWM的实现
  • 5.4 PWM在直流调制中的应用
  • 第6章电力电子技术
  • 6.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 6.2 典型的电力电子器件
  • 6.2.1 二极管
  • 6.2.2 MOSFET
  • 6.2.3 IGBT
  • 6.2.4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 6.2.5 小结
  • 6.3 单极双掷开关的实现
  • 6.4 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
  • 6.4.1 整流电路
  • 6.4.2 逆变电路
  • 6.5 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与散热
  • 第7章交流电机概述
  • 7.1 交流电机的概念及其用途
  • 7.2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7.3 交流电机的结构及分类
  • 7.3.1 交流电机的结构
  • 7.3.2 交流电机的分类
  • 第8章永磁同步电机分析
  • 8.1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观
  • 8.2 永磁同步电机的磁路分析
  • 8.2.1 简单磁路分析
  • 8.2.2 电机磁路分析
  • 8.3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路分析
  • 8.3.1 电机电感模型
  • 8.3.2 电机相量模型
  • 8.3.3 电机转矩模型
  • 8.4 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特性与外特性
  • 8.4.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特性
  • 8.4.2 永磁同步电机的外特性
  • 第9章面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建模
  • 9.1 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机电压方程
  • 9.2 正交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的变换
  • 9.3 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
  • 9.4 基于全磁链的电机模型
  • 9.5 多项式磁链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
  • 第10章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 10.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10.1.1 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控制
  • 10.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
  • 10.2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的控制
  • 10.2.1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 10.2.2 弱磁控制
  • 10.3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设计
  • 10.3.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
  • 10.3.2 基于PI控制的控制率设计
  • 10.3.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率设计
  • 10.4 交流电机控制的功率电路与SPWM
  • 10.4.1 三相逆变电路拓扑
  • 10.4.2 三相逆变电路的实现
  • 10.4.3 三相逆变电路的六阶梯波调制
  • 10.4.4 三相逆变电路的PWM
  • 10.5 空间矢量PWM技术
  • 10.5.1 电压空间矢量原理
  • 10.5.2 电压空间矢量PWM原理
  • 10.5.3 SVPWM与SPWM
  • 10.5.4 电压空间矢量PWM的常见软件实现算法
  • 第11章感应电机的建模与控制
  • 11.1 传统感应电机的描述及控制方法
  • 11.1.1 感应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
  • 11.1.2 感应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 11.1.3 传统感应电机的调速方法
  • 11.2 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11.2.1 感应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上的区别
  • 11.2.2 感应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电路与数学模型
  • 11.2.3 感应电机的直接矢量控制原理
  • 11.2.4 感应电机的间接矢量控制原理
  • 11.3 感应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第12章车用交流电机实例
  • 12.1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算法
  • 12.1.1 基于自动化设备的辨识流程
  • 12.1.2 仿真与试验验证
  • 12.2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12.2.1 电机系统及模型框架
  • 12.2.2 派克变换与克拉克变换
  • 12.2.3 电机模型
  • 12.2.4 逆变器模型
  • 12.2.5 控制器模型
  • 12.2.6 模型的初始化与仿真结果的处理
  • 12.2.7 仿真结果
  • 12.2.8 硬件在环测试
  • 12.3 逆变器死区及其补偿
  • 12.3.1 逆变器死区的原理和零电流钳位效应
  • 12.3.2 逆变器死区特性的估计与补偿
  • 12.3.3 逆变器死区影响仿真分析
  • 12.4 纯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12.4.1 纯电动汽车系统及模型框架
  • 12.4.2 电池模型
  • 12.4.3 电机系统模型
  • 12.4.4 传动系统模型
  • 12.4.5 整车动力学模型
  • 12.4.6 驾驶员模型
  • 12.4.7 仿真结果
  • 第13章车用电机测试及标准
  • 13.1 车用电机测试方法
  • 13.1.1 电机测试台架的基本组成
  • 13.1.2 车用电机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13.2 车用电机标准
  • 13.2.1 标准组织简介
  • 13.2.2 电动汽车电机系统标准汇总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