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21千字
字数
201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史为鉴,了解冷战时代大国关系案例种种。
内容简介
共产主义革命的口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是跨越国界的,但当共产主义国家成立后,却不可避免的有了自身的利益,从而与上述观念产生了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中,自然也不例外。
本书精选沈志华各个时期发表的论文,从中国与苏联、朝鲜及东欧的外交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复杂性与两重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说明
- 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 一、 提供低息贷款
- 二、 援建重点项目
- 三、 发展双边贸易
- 四、 开办合股公司
- 五、 提供技术资料
- 六、 派遣苏联专家
- 七、 培养中国专家
- 八、 协助编制经济计划
- 赫鲁晓夫与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
- 一、 斯大林得以继续使用旅顺基地
- 二、 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旅顺口
- 三、 苏联军队撤退及旅顺基地的交接
-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
- 一、 为了满足中国的政权和经济需要
- 二、 专家派遣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
- 三、 苏联专家来华的高潮时期
- 四、 苏联的谨慎政策和中国的少而精原则
-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
- 一、 倡导“全面学习苏联”的方针
- 二、 苏联专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 三、 提出“以苏为鉴”的口号
- 四、 “大跃进”和中苏分歧的影响
-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生活及工作条件
- 一、 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 二、 苏联专家的待遇和中国的实际支出
- 三、 对苏联专家日常生活的关心和照顾
- 四、 苏联专家的工作环境及其变化
- 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一、 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
- 二、 非斯大林化现象的由来
- 三、 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 一、 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 二、 苏联对中国核援助的方针出现突破性转变
- 三、 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帮助及其限度
- 四、 赫鲁晓夫决心撕毁合同终止对中国的核援助
- 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
- 一、 关于军队的指挥权问题
- 二、 关于越过三八线后是否南进的问题
- 三、 关于朝鲜铁路的管理权问题
- 四、 关于停战谈判和结束战争的问题
- 左右逢源:朝鲜战后经济重建与外来援助(1954—1960)
- 一、 准备时期(1953—1954)
- 二、 三年计划期间(1954—1956)
- 三、 五年计划期间(1957—1959)
- 四、 “缓冲”时期(1960)
- 朝鲜劳动党内权力斗争与中朝苏三角关系
- 一、 起因:苏共二十大引起的风波
- 二、 经过:八月全会前后朝鲜党内斗争和中苏的干预
- 三、 结局: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 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中国的对策及其结果(1950—1962)
- 一、 朝鲜族居民的国籍问题及其解决
- 二、 中朝政府对边民流动的政策和措施
- 三、 非法越境问题及中国的处理方针
- 1956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
- 一、 前提:苏联、东欧、中国三角关系
- 二、 处理波兰危机:苏联未遂的军事干涉
- 三、 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一次出兵
- 四、 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二次出兵
- 五、 结论:中国开始介入东欧事务
- 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
- 一、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不同声音
- 二、 再次讨论波匈事件和斯大林问题
- 三、 年国社会的反应和“少数人闹事”
- 四、 中共采取的各种让步和安抚措施
- 五、 毛泽东强调要注意思想动向
- 1956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
- 一、 中波在苏共二十大后开始接近
- 二、 中国对波兹南事件的看法
- 三、 中共八大期间中波领导人的接触
- 四、 中国在阻止苏联武装干涉问题上的作用
- 五、 中共帮助协调苏联与波兰的关系
- 六、 中波之间对匈牙利事件的分歧意见
- 七、 毛泽东对哥穆尔卡的认识和评价
- 中国“旋风”:周恩来1957年1月的穿梭外交及其影响
- 一、 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动乱的余波
- 二、 周恩来三国之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 在新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 附录
- 关于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俄国档案文献
- 关于在华苏联专家的俄国档案文献
- 关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如何出笼的俄国档案
- 关于周恩来出访苏、波、匈三国的档案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