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性探讨西夏灾害史。

内容简介

西夏因元代未修西夏史,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缺乏。本书利用历史文献和近代出土的西夏文文献和文物,通过四章内容研讨西夏灾害史。

第一章是西夏历史沿革与自然人文状况;第二章是西夏的灾情和特点,包括灾情综述、主要灾害及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特点;第三章是灾害的危害与影响,包括生命财产损失,对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波及一些城市消亡;第四章是救灾防灾措施与应灾的经验教训。

在结语中提出综合国力是防灾减灾的基础,西夏综合国力偏弱,遇自然灾害力不从心,因此维护全国的统一对防灾减灾非常必要,并应加强实质性防灾抗灾措施力度。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应加强合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西夏历史沿革与自然人文状况
  • 第一节 西夏历史与疆域沿革
  • 一 西夏兴亡
  • 二 西夏疆域
  • 三 西夏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 第二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 一 地形、地势、地貌
  • 二 气候
  • 三 河流分布
  • 四 森林植被
  • 五 土壤、耕地及沙漠化
  • 第三节 西夏的人文状况
  • 一 人口和城镇
  • 二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二章 灾情和特点
  • 第一节 灾情综述
  • 一 主要灾种
  • 二 灾害情状
  • 第二节 主要灾害及其时空分布
  • 一 旱灾及其时空分布
  • 二 水灾及其时空分布
  • 三 虫灾、鼠灾及其时空分布
  • 四 地震灾害及其时空分布
  • 五 雷电灾害和火灾及其时空分布
  • 六 疾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 第三节 灾害的特点
  • 一 灾害种类多
  • 二 分布地域广
  • 三 发生频率高
  • 四 造成损失重
  • 第三章 自然灾害的危害与影响
  • 第一节 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 一 直接损失
  • 二 间接损失
  • 第二节 灾害对西夏的政治军事影响
  • 第三节 灾害对西夏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灾害影响社会稳定与蕃部人民起义
  • 第五节 灾害和一些城市消亡
  • 一 夏州
  • 二 灵州
  • 三 韦州城
  • 四 省嵬城
  • 五 西安州
  • 六 瓜州
  • 七 黑水城
  • 八 绿城
  • 九 新忽热古城
  • 第四章 救灾防灾措施
  • 第一节 西夏以前历代救灾防灾措施
  • 第二节 兴修水利与储粮备荒
  • 一 兴修水利
  • 二 储粮备荒
  • 第三节 救灾防灾体制和临灾措施
  • 一 赈济和移民
  • 二 减免租税
  • 三 榷场贸易与向宋、金筹措粮食
  • 第四节 民间互助与临灾措施
  • 一 民间互助组织社邑
  • 二 钱会
  • 三 借贷
  • 第五节 防病治病
  • 一 卫生习俗
  • 二 以巫治病和以医治病
  • 三 医药机构
  • 四 医方和医疗
  • 五 医药及保管
  • 第六节 西夏应灾的经验教训
  • 一 应灾经验
  • 二 应灾教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