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把6G讲清楚的书。

内容简介

面向2030年商用的6G将是支撑“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社会发展愿景的基础设施,6G除了对传统的通信能力进行进一步增强,更需要构建新的能力维度,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人工智能(AI)、大数据、安全等能力的一体融合设计,通过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多能力服务质量(QoS)的端到端保障,更好地满足6G差异化和碎片化业务场景的需求。

本书首先回顾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从5G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概述6G发展和演进的驱动力,归纳和汇总了全球从事6G研究的主要机构、组织、项目和企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并且从愿景、需求、频率、网络架构等角度展望了如何定义6G;

然后围绕传统通信网络的容量、效率、覆盖等的优化,介绍了6G无线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技术方向,包括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智能超表面(RIS)、AI使能的空口、先进的全双工、正交时频空调制(OTFS),以及通信和感知的融合、零功耗通信等;最后从整个网络架构的角度,着重介绍了空天地融合,以及6G多能力融合移动网络架构的设计。

本书可作为5G从业人员和6G研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还可作为企业布局未来与移动信息应用相关业务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规律
  •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我国对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贡献
  • 1.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5G发展现状与挑战
  • 2.1 5G概述
  • 2.2 标准演进
  • 2.3 5G的频率
  • 2.4 5G的商用网络部署
  • 2.5 5G的业务发展
  • 2.6 5G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为什么要研究6G
  • 3.1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 3.2 移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 3.3 新应用场景和新业务的需求
  • 3.4 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推动
  • 3.5 现有网络的问题和挑战
  • 3.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6G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4.1 6G研究的形势综述
  • 4.2 6G国内研究进展
  • 4.3 6G研究的国外进展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如何定义6G
  • 5.1 业界关于6G观点的概述
  • 5.2 6G愿景与需求
  • 5.3 6G频率
  • 5.4 6G网络架构展望
  • 5.5 空口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分布式超大规模天线系统
  • 6.1 MIMO技术的背景
  • 6.2 分布式MIMO系统的演进及技术特征
  • 6.3 无蜂窝MIMO系统介绍
  • 6.4 无蜂窝MIMO系统及分布式超大规模天线的关键技术
  • 6.5 无蜂窝MIMO系统的网络部署
  • 6.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智能超表面
  • 7.1 概述
  • 7.2 硬件材料与电磁调控
  • 7.3 信道模型
  • 7.4 RIS辅助的无线通信
  • 7.5 RIS网络部署与性能评估
  • 7.6 RIS发展趋势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AI使能空口技术
  • 8.1 AI使能空口技术和标准化研究
  • 8.2 AI使能的信道估计
  • 8.3 AI使能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8.4 AI使能的毫米波波束管理
  • 8.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新型双工技术
  • 9.1 驱动因素和趋势
  • 9.2 主要技术问题、挑战和适用场景
  • 9.3 自干扰删除关键技术
  • 9.4 组网交叉干扰管理机制
  • 9.5 概念验证
  • 9.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章 正交时频空间调制
  • 10.1 背景
  • 10.2 OTFS技术概述
  • 10.3 MIMO-OTFS系统设计
  • 10.4 OTFS的优势与挑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章 通信感知一体化
  • 11.1 通信感知一体化背景
  • 11.2 通信感知一体化典型应用场景与需求
  • 11.3 通信感知一体化空口关键技术
  • 11.4 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架构关键技术
  • 11.5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章 反向散射通信
  • 12.1 背景
  • 12.2 典型应用场景
  • 12.3 反向散射通信的技术原理
  • 12.4 反向散射通信空口技术
  • 12.5 反向散射通信协议栈设计与网络架构
  • 1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章 6G星地融合网络技术
  • 13.1 星地融合网络发展现状
  • 13.2 星地融合网络发展路径
  • 13.3 星地融合网络一体化
  • 1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4章 6G网络架构
  • 14.1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伴随着架构的迭代
  • 14.2 6G网络架构变革的驱动力
  • 14.3 6G网络架构技术需求
  • 14.4 6G网络功能架构
  • 14.5 6G网络关键技术
  • 14.6 6G网络实现架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录A缩略语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