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3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内容简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本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人才战略研究以及公共治理的学科及专业发展,选取了若干重点领域,以专题形式展开研究,对高层次人才战略、人才引进政策、人才住房政策、公务员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书对作为交叉学科的人才战略领域当前的研究重点和具体选题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强调,人才战略研究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为国家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呼吁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直面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包括人才发展战略在内的重大现实问题,推动中国公共治理学科的转型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全面提高中国公共治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着力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础
- 专题一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及应用
- 一、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与个人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二)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激励效能研究:以院士制度为例
- 二、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 (一)未排除干扰作用的评估方法
- (二)评估政策净影响的事前事后准实验设计与双重差分模型
- 三、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应用:院士制度的效果评估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分析及研究发现
- (三)结论与讨论
- 专题二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建构
- 一、 引言
- 二、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一)可行性原则
- (二)系统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四)科学性原则
- 三、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模型
- (一)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二)评价模型建构
- 四、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一)备选指标来源
- (二)评价维度划分
- (三)指标体系设计
- (四)指标实证筛选
- (五)赋予指标权重
- 五、 结语
- 专题三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 一、 引言
- 二、 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
- (一)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
- (二)影响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效果的内部因素
- (三)影响高层次人才战略执行效果的外部因素
- 三、 我国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分类评价发现的问题
- (二)高层次人才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 四、 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战略优化实施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建立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 (二)加强人才战略执行管理,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明晰权责关系,形成跨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机制
- (三)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端正引才导向,立足实际需求精准选才,引才方式注重与国际接轨
- (四)强化人才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以制度创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优质的科研生活环境
- (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人才培养与使用办法,推动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共同发展
- (六)发挥市场作用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着眼人才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规律研究,形成有序的人才环流格局
- (七)打造完备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设置退出机制,建立跟踪与反馈机制,做好人才政策执行的风险管理
- 专题四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地区性差异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三、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问题
- (四)样本选择
- (五)数据来源
- 四、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的地区性差异
- (一)人才引进数量的地区性差异
- (二)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引进数量的地区性差异
- 五、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质量的地区性差异
- (一)论文得分的计算方式
- (二)人才引进质量的地区性差异
- (三)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引进质量的地区性差异
- 六、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地区性差异
- (一)政策激励指标的计算方法
- (二)人才引进政策的地区性差异
- (三)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地区性差异
- 七、 研究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基于研究结论的讨论
- (三)政策启示
- 专题五 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的理论建构
- 一、 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的研究进展
- (一)人才引进政策研究
- (二)政策执行研究
- (三)人才政策执行研究
- (四)已有研究简评
- 二、 理论建构
- (一)主体-结构-环境执行框架的维度构成
- (二)主体-结构-环境执行框架的具体内容
- (三)主体-结构-环境执行框架的逻辑关系
- 专题六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评价与优化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人才住房政策现状分析
- (一)人才政策
- (二)人才住房政策
- 四、 人才住房政策成效与问题
- (一)成效
- (二)问题
- 五、 人才住房政策优化路径
- (一)增加人才住房有效供给
- (二)完善人才住房分配机制
- (三)优化人才住房管理与服务
- 六、 结论
- 专题七 “一带一路”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一)“一带一路”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 (二)“一带一路”人才跨区域配置研究
- (三)“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研究
- (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 三、 “一带一路”人才跨区域配置研究
- (一)“一带一路”人才跨区域配置的现状
- (二)建立“一带一路”人才跨区域配置新机制
- (三)深化人才跨区域配置的对策
- 四、 “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研究
- (一)“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的现有实践
- (二)“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的模式选择与人才要求
- (三)“一带一路”人才库获取人才的主要途径
- (四)“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的主要环节
- (五)“一带一路”人才库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 五、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 (一)“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对策
- 六、 结语
- 专题八 公务员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关系研究
- 一、 引言
- 二、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
- (二)使命效价与工作嵌入
- (三)工作嵌入在使命效价和工作热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四)组织支持感在使命效价与工作嵌入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三、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程序与样本分布情况
- (二)变量测量
- 四、 实证结果与讨论
- (一)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三)主要变量现状分析
- (四)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
- (五)使命效价与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效应检验
-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