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莫国夫带你成为优秀教师
内容简介
特级教师莫国夫基于自身的成长历程和从事教师培训的经验与教育观察,从坚守教育的常识、研究课堂的逻辑、相信思维的力量、养成读写的习惯、拥有成长的自觉五个方面,剖析了一线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发展素养,厘清了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不甘于平凡、正在努力上进的老师的书,有助于一线教师坚定教育勇气,明晰专业发展的路径,重建自身的精神宇宙,规避误区少走弯路,激活成长自觉快速成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写给正在努力前行的老师
- 第一章坚守教育的常识
- 成为教育常识的捍卫者
- 一、教育首先是科学,其次是艺术
- 二、学校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习为中心
- 三、教育的目的不是课程,而是儿童
- 四、教师是依靠完整的人的形象工作的
- 五、教师优秀的专业水平是一种高尚的师德
- 为什么说教育似农业
- 没有一段生命应该为未来牺牲
- 以可能性看待儿童成长
-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 一、让学生不断成功
- 二、为了学生的完整发展
- 三、为学生的幸福准备
- 网络时代的教育重塑
- 教育需要真实的守望
- 教育细节也需要真实
- 微笑是成人世界对学生最好的示范
- 相信阅读的力量
- 一、阅读关乎人的精神发育与成长
- 二、阅读能开阔人的知识视野
- 三、阅读能开启人的聪明智慧
- 四、阅读能带来过硬的基础学力
- 五、阅读给人带来优秀的语文素养
- 我们为更美好的教育而来
- 第二章研究课堂的逻辑
- 一线课堂的困境及生成逻辑
- 重建课堂的教育哲学
- 一、课堂以学习为中心
- 二、保障每一个学生公平而有质量的学习权
- 三、树立“学科育人”的思想
- 如何让“学习逻辑”引领“学科逻辑”
- 课堂深度学习的底部逻辑及完整意义
- 课堂深度学习的发生可能
- 真实完整的学习历程及意义
- 课堂的关键是激活,而不是控制
- 课堂“安全感”为什么如此重要
- 课堂深度学习中的倾听关系改进
- 一、以倾听关系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
- 二、以倾听关系构筑互惠共赢的课堂
- 三、以倾听关系升级教师的专业倾听能力
- 课堂深度学习中的社群文化建设
- 一、相互倾听的文化
- 二、关爱弱者的文化
- 教师倾听的课堂意义
- 课堂深度学习中“被动的能动性”理解
- 让教学朝向精准
- 一、课前学情是课中学情的前提和背景
- 二、学情分析更要关注的是具体学生的现实起点
- 三、让“经验性”的学情判断多一些科学的思维
- 课堂教学的“静默”之道
- 一、重视静静默读
- 二、学会静静期待
- 三、关注静静地写
- 从“盐的故事”到一线课堂的理解
- 重建课堂的研究范式
- 第三章相信思维的力量
- 教师真实成长的行动思维
- 教师发展中的思考力
- 教育需要理性思维的砥砺
- 教师学习中的理性思维运用
- 专业学习要有还原思维
- 一、经验学习中的还原思维
- 二、理念学习中的还原思维
- 以跨界思维拆除“学科本位”的藩篱
- 学科研究现状的批判性思维观照
- 学科教学要有底限思维
- 课堂理解中的“黑匣子思维”
- 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思维
- 一、聚焦真实、可行的教学问题
- 二、指向提升教学生产力
- 三、形成基于团队的教研文化
- “学生研究”的思维逻辑
- 一、以悦纳走进学生的真实生命
- 二、以理性把握学生的差异与特殊
- 三、从个体学生的生命处境开始研究
- 四、不能忽视群体学生的共性研究
- 五、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持续观察
- 六、学生研究要借助外部工具
- 第四章养成读写的习惯
- 教师学习应以阅读为基础
- 拯救教师的专业阅读
- 一、倡导基于专业的阅读
- 二、深化专业阅读的引领
- 三、好的专业阅读应当是基于解决问题的阅读
- 四、打造阅读共同体
- 作为成熟读者的使命
- 一、以阅读培养自己
- 二、以阅读安顿自己
- 三、以阅读影响他人,特别是学生
- 四、什么是好的专业阅读
- 专业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 文学照亮我们庸常的生活
- 为什么要坚持写作
- 一、锤炼深度思考力
- 二、促进个人知识结构化
- 三、让专业生命有作品感
- 四、输出倒逼输入提升质量
- 五、反哺教育现场的行动能力
- 六、安顿自己的身心
- 写作是思想冻土上的春耕
- 第五章拥有成长的自觉
- 什么是教师的真实成长
- 一、接地气
- 二、会研究
- 三、有视野
- 四、上好课
- 一线教师成长的四大战略
- 一、培育自己的人文修养
- 二、架构专业的教育大脑
- 三、做反思实践的行动者
- 四、成为健康、阳光、有趣的人
- 做更有专业素养的教师
- 成为坚定的自我学习者
- 坚持专业学习的现场主义
- 坚持成为专业生活中的反思者
- 坚持成为长期主义者
- 如何面对一次专业生活的挑战
- 基于问题取向的教师知识学习
- 教师持续研究的价值及其他
- 从“优秀学子”到“优秀教师”有多远
- 一、有对教育的内心认同和心灵完整
- 二、有出色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三、有高阶的思维方式
- 给新入职教师的六条成长建议
- 一、主动设计人际环境
- 二、引入外部监督
- 三、定一个目标然后拆解
- 四、给自己的努力即时反馈
- 五、处理教育问题多些复杂性思维
- 六、待人处事要有简单化思维
- 为微小的改进努力
- 做时间的主动管理者
- 未来教师的U盘化生存
- 一、信息丰富
- 二、即插即用
- 三、没有病毒
- 四、材质坚固
- 理解未来课程与教学的趋势
- 朝向未来的名师形象
- 一、有教育信仰的“信徒”
- 二、有理性精神的“完整人”
- 三、成为未来课程的代言人
- 四、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师
- 五、成为永远好奇的创新者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