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讲述晚晴重臣李鸿章与近代上海社会的密切关系。

内容简介

李鸿章1862年率淮军东下上海,成功地抵御了太平军的进攻,保卫了上海的安全,并在此基础上“用沪平吴”,依次收复苏南各地,一举底定生平武功,为最后攻克南京扫清了障碍。作为上海地方官江苏巡抚,李鸿章在政治上除旧布新,构建个人关系网络;致力于当地的吏治民生,为湘淮军筹饷购粮,并在对外的“夷务”交涉上小试牛刀。

李鸿章在上海先后创建炸弹三局和江南制造总局,为晚清政局的“同治中兴”鸣锣开场,并开办了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和电报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他还奏请开设了广方言馆、参与筹建格致书院和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对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良多。上海是李鸿章辉煌人生的起点,没有上海,就没有晚清重臣李鸿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莅沪以前的李鸿章
  • 一、 庐州书香人家的追求
  • 二、 翰林从军的悲欢
  • 三、 曾幕历练的忧乐
  • 四、 危急军情下的受命
  • 五、 筹办援沪的复杂心态
  • 第二章 李鸿章东下前的上海军情
  • 一、 天国向江浙延伸
  • 二、 太平军事倍功半的西征
  • 三、 天国与上海擦肩
  • 四、 中外会防的成效
  • 五、 上海呼唤李鸿章
  • 第三章 保卫上海与进取江苏
  • 一、 李鸿章坚忍不战
  • 二、 英法兵和常胜军再建新功
  • 三、 淮军初试牛刀
  • 四、 太平军攻势大涨
  • 五、 李鸿章大战上海
  • 六、 上海周边的战斗
  • 七、 四江口一战平上海
  • 八、 进取苏常的筹谋
  • 九、 太仓、昆山的收复
  • 十、 苏常一带的水陆激战
  • 十一、 用沪平吴灭天国
  • 十二、 李鸿章奇功独建
  • 第四章 作为上海地方官的李鸿章
  • 一、 新官上任难放火
  • 二、 筹饷购粮备战忙
  • 三、 除旧布新稳大局
  • 四、 吏治民生最神伤
  • 五、 常胜军问题的顺利解决
  • 六、 初涉洋务显神通
  • 七、 与恩师曾国藩的小龃龉
  • 八、 “同治中兴”的开场
  • 第五章 江南制造总局与晚清上海
  • 一、 安庆内军械所的一小步
  • 二、 独立防卫的军备需要
  • 三、 炸弹三局的创设
  • 四、 江南制造总局的筹划
  • 五、 江南制造开风气之先
  • 六、 半途而废的造船计划
  • 七、 李鸿章对制造局的人事控制
  • 八、 变法自强之发轫
  • 九、 江南制造局对上海本地的影响
  • 第六章 上海民用企业的先驱
  • 一、 轮船招商局与江海航权的争夺
  • 外国对中国江海航权的侵占
  • 轮船招商局的艰难缔造
  • 招商局改组和并购旗昌
  • 李鸿章对局务的倾力扶持
  • 千方百计挽利权
  • 二、 上海织布局与机器纺织业之繁盛
  • 机器织布局筹建的曲折
  • 华盛纺织厂及其对上海经济的推动
  • 三、 李鸿章与上海电报局和铁路建设
  • 电线电报利害攸关
  • 电报局的创建与南迁
  • 开拓性的铁路修筑
  • 四、 上海民用工商业的兴起与经济地位的初步形成
  • 第七章 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
  • 一、 作为海派典范的广方言馆
  • 二、 重视科技实用的格致书院
  • 三、 选派幼童出洋留学
  • 四、 新思想的孕育和新教育的勃兴
  • 第八章 李鸿章与上海风云人物
  • 一、 与上海文武官员的斗争与合作
  • 二、 上海名士和大亨的选择
  • 三、 筹饷之地的人际网络
  • 四、 李鸿章不是上海的过客
  • 结语: 李鸿章与近代上海社会
  • 李鸿章与上海大事年表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称现名。主要出版各类综合性辞典、语文辞典、专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以及各类学术与大众读物。编辑出版辞书学专业期刊《辞书研究》,以及时尚住房装潢类杂志《家居主张》。《辞海》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标志性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