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20-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部力道十足的文字蒙太奇,穿越时空,身临希特勒时代的德国。
内容简介
这本书描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在德国的事情,基于外国人的第一手记叙,从身心两方面,都营造出亲临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旅行的感受。作者查找到大量以前未发表过的日记和信件,生动地展示出纳粹德国的全新形象,希望能优化甚至挑战读者现有的看法。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人们来说,要想超然地看待这段时期是不可能的。纳粹暴行的阴影实在太浓重,不可能淡化或置之脑后。但是,如果没有受到战后回顾的影响,当时在第三帝国旅行会是什么感觉呢?假如不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要把握纳粹主义的本质,想不受宣传或大屠杀预言的影响,还会容易吗?这种旅行经历是改变了还是仅仅强化了固有的偏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裸露的伤口
- 第二章 苦难日益深重
- 第三章 性自由与阳光
- 第四章 “沸腾的酿造锅”
- 第五章 绞索在拉紧
- 第六章 怪物还是奇迹?
- 第七章 夏日假期
- 第八章 庆典与炫耀
- 第九章 希特勒万岁
- 第十章 老兵
- 第十一章 文学“游客”
- 第十二章 冬雪与“卐”字旗
- 第十三章 希特勒的奥运会
- 第十四章 学术荒地
- 第十五章 怀疑的试探
- 第十六章 旅行相簿
- 第十七章 德奥合并
- 第十八章 “和平”与破碎的玻璃
- 第十九章 战争倒计时
- 第二十章 战争
- 第二十一章 旅行的终点
- 后记
- 鸣谢
- 参考文献
- 档案来源
- 旅人简介
- 注释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