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关于国际管理学领域的案例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一书的姊妹篇。根据近年学术界的新动向,以及研究者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本书增添了国际管理期刊有关案例研究的基本要求与具体评估标准,期刊编辑对案例研究文章的解读,案例元合成研究方法,以及凯瑟琳·艾森哈特和其他国际知名案例研究者(如Gioia,Weick等)的优秀案例研究文章。

主编对案例研究流派进行了梳理,认为国际主流案例研究的两大流派就是以例据为导向的案例研究方法和以诠释为导向的案例方法。主编呼吁研究者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思维,根据具体研究情景采取兼顾两者加主辅搭配平衡的融合研究方法。

这一提议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管理学者的研究水平,而且可以让全球的管理学者与商业人士加深对中国管理实践的认识,助力中国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质性研究:常见问题、方法、范例与流派——《再论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代序
  • 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理论基础
  • 第1章 什么不是扎根理论?
  • 第2章 通过案例研究说理
  • 第3章 质性研究时代到来:拥抱质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第4章 战略管理中的质性经验研究
  • 第5章 使用质性研究回答“如何行动”的问题
  • 第6章 由多案例构建理论
  • 第7章 理解战略管理的一阶/二阶质性方法
  • 第8章 扎根理论需不需要已有文献
  • 第9章 质性对比分析
  • 第10章 战略实践
  • 第11章 修辞分析
  • 第12章 重大挑战与归纳研究方法:严谨而不僵化
  • 第13章 保留管理研究中理论的多样性:为什么定性研究的解释潜力应该被推崇而不是抑制?
  • 第二部分 案例元合成研究
  • 第14章 质性案例研究的荟萃合成:理论建构的方法
  • 第15章 一个严谨案例研究的闯关
  • 第16章 由案例研究建构理论:国际商务研究的多元化未来
  • 第17章 案例研究最佳实践:案例研究的第三条路径
  • 第三部分 案例研究经典范例
  • 第18章 组织内意义给赋的崩溃:曼恩峡谷灾难
  • 第19章 公司分立中的身份模糊性及其变革
  • 第20章 战略变革起始阶段的意义给赋和意义传递
  • 第21章 催化战略和高效关系形成:企业如何获得投资关系
  • 第22章 交替领导与合作创新:共生关系中的重组过程
  • 第23章 紊乱功能的功能:一家天然食品合作社对组织二元性的动态管理
  • 第24章 英国劳合社的再保险交易:在实践中平衡冲突-互补的逻辑
  • 第25章 组织变革与管理意义给赋:通过悖论进行工作
  • 第26章 动态决策:高层领导用来管理战略悖论的模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