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避开思维陷阱,找到真问题,才能发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几乎是每一天,我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断地解决它们,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解决不了问题,往往是觉得问题很难,但在很多情况下,更有可能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错了,掉入了思维陷阱。

本书通过20多个生动有趣和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阶段性和层次的,每个阶段都有要注意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每个阶段都有让我们一不留神就掉入的陷阱。避开这些陷阱,才能让我们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献词
  • 推荐序 开始解决问题前,得先知道“真问题”是什么
  • 前言
  • 第一部分 问题是什么
  • 第1章 一个问题
  • 第2章 彼得·皮金霍尔发起了一项请愿活动
  • 第3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 感知vs期望
  • 改变感知
  • 问题在于缺乏创意
  • 我闻到了老鼠的味道
  • 至少,他们这次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 彩蛋
  • 有趣的一课
  • 第二部分 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 第4章 比利·布莱特艾斯大败竞标者
  • 彩蛋
  • 第5章 比利保持沉默
  • 第6章 比利反思投标案
  • 彩蛋
  • 第三部分 问题到底是什么
  • 第7章 无尽的链条
  • 第8章 忽视不协调之处
  • 第9章 在特定层面上考虑问题
  • 彩蛋
  • 第10章 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
  • 第四部分 这个问题该由谁解决
  • 第11章 烟雾缭绕
  • 第12章 校园停车难问题
  • 第13章 隧道尽头的灯光
  • 第五部分 问题源自哪里
  • 第14章 简妮特·贾沃斯基遇上了混蛋
  • 第15章 麦特兹锡恩先生解决了问题
  • 彩蛋
  • 第16章 没事找事的人和领赏的人
  • 第17章 考试和其他谜题
  • 第六部分 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 第18章 不怕累的汤姆被玩具耍了
  • 第19章 佩兴丝小姐的计谋
  • 第20章 一项优先级较高的任务
  • 彩蛋
  • 附录 得到听书文稿:想要解决问题,先得搞懂什么叫“问题”
  • 关于作者
  • 关于本书
  • 核心内容
  • 前言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总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答案在解决问题之前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答案,也不缺少寻找答案的方法,但是发现问题所在的方法却弥足珍贵。非常难得的是,作者没有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来写这本书,而是构建了一系列故事,巧妙地向读者展示了在解决问题之前,该自问哪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它们会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个思考模型,遇到了问题,先拿来用一用,我们就会跳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给的陷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的灯亮着么?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08 本(181)#《你的灯亮着么:如何找到真问题?》🚢我们天生就喜欢一碰到问题就想着去解决,所以立刻给出了解决方案。不过,也许在给出答案之前先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是更明智的做法。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问题?是谁碰到了问题?碰到了什么问题?此时此刻,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想想 “是谁碰到了问题”,其目的是:定义谁是服务对象,也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是为了让谁满意;为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些线索。🚢问题是什么?没解决过多少问题的新手们,总是在还没定义清楚待解决的问题时就草草提出解决方案。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手,也会在外界逼着他们快点交出解决方案时屈服。在此情况下,他们会找到许多解决方案,却未必能 “对症下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解决方案被认可,每个人都指责他人固执己见,却不曾想过其他人提出的解决方案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呢。🚢问题即为现实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别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误当作问题的定义,特别是当提出方法的人是你的时候。🚢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如果你不能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想出至少三个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那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所以当我们通过改变状态 “解决” 一个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制造出一个或几个新问题出来。简单地说,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我们永远都无法消灭问题。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发现新问题 —— 这个循环就像一个无尽的链条。我们能指望的最好结果,就是新问题比我们 “已经解决” 的问题要好对付一些。有时,我们减少麻烦的办法是把问题抛给别人,这种办法叫作 “转移问题”,如果用得小心谨慎,这招还是很管用的。然而在更多情况下,新问题是无意之中产生的。无意之中产生的问题非常之多,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问题最难处理的部分恰恰是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如果你不能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想出至少三个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那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充当我们的 “顾问”,为我们提供全新的视角。不要找顾问 “专家”,他们有可能比你更不敏感。可以试着上街问问路人,听听他们对于某个设计或某个问题定义的观点。另一方面,为了向陌生人解释清楚,你自己也不得不换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也有助于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当你白纸黑字写下一个问题描述后,还应通过文字游戏的方式能够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试着用语言表达某幅图想说的意思。把 “你” 换成 “我们”。把 “我们” 换成 “你”。把 “我们” 和 “你” 换成 “双方”。把泛指换成特指,特指换成泛指。把 “一些” 换成 “每一个”。把 “每一个” 换成 “一些”。把 “总是” 换成 “有时”。把 “有时” 换成 “从不”。🚢如果一个人身负解决问题的责任,自身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让他亲身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什么没早点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教授们意识到,一旦遵循了下面这样一条简单的原则,问题就烟消云散了。为了改变局面,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 哪怕只有一会儿也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在遇到问题阶段,我们要注意不要一上来就立即解决问题,而是要先去定义问题:究竟是谁碰到了问题?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问题究竟是什么?只有定义清楚问题,才能真正找到高效的解决方案。第二个层面,解决问题的阶段,有两个思考关键点要注意,第一个是弄清楚 “究竟谁是问题的解决者 “。有时解铃不是系铃人,需要主动思考。第二个思考关键点是,要思考 “问题是从哪里来的”。找到问题的来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聚焦最可行的解决方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最后,第三个层面,还要重新审视问题:我们真的想要解决问题吗?有些重要的问题,答案却未必重要。而有一些问题,不解决它反而更好,所以你的解决方案会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副作用,是你先要思考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