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5千字
字数
2022-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四个方面入手,解答全球产业链的重大命题。
内容简介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过程中,我国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间国家摇摆、内有转型之困等挑战。
同时,全球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我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产业升级势头正盛,由此,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此背景下,我国如何扬长避短,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当中重塑竞争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书将中美贸易冲突作为分析主线,同时将疫情冲击、数字化、低碳化作为三条辅线。
在此基础上,在理论上提炼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和完全自主可控的二元悖论,并进行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实践探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浦山书系简介
- 推荐序一 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要关注国家发展能力和国家安全
- 推荐序二 一本深入理解全球产业链体系变革的佳作
- 导论
- 第一篇 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时代背景
- 第1章 数字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冲突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 一、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 二、中美贸易冲突之扩展,对应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 三、中美贸易冲突有所降温,但科技冲突和非传统安全冲突仍将持续
- 四、为军民两用技术的安全使用寻求国际多边解决方案
- 五、数字全球化阶段的全球产业链重塑围绕中美在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展开
- 第2章 疫情前的全球产业链重塑:中美冲突、技术和成本视角
-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人力成本更低地区转移
- 二、技术进步对后发国家的产业链地位存在“双刃剑”效应
- 三、产业链的区域化和本土化考量增加
- 第3章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冲击
- 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国和其他各国的产业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的经济逻辑
-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程度:模拟分析
- 第4章 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四个趋势
- 一、数字化:全球产业链将更趋知识化、数字化和资本化
- 二、多元化:通过多元化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 三、制造业产业链的区域属性将增强,而全球化属性将减弱
- 四、生产方式的低碳化、绿色化
- 第二篇 中国和全球产业链的基本盘
- 第5章 各国产业链影响力和中国产业链脆弱性:产品层面分析
- 一、全球供应链特征和各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 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脆弱性
- 三、结论及政策启示
- 附录:HS-2位行业全称
- 第6章 十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产业链脆弱性评估
- 一、美国的产业链脆弱性
- 二、德国的产业链脆弱性
- 三、英国的产业链脆弱性
- 四、法国的产业链脆弱性
- 五、荷兰的产业链脆弱性
- 六、意大利的产业链脆弱性
- 七、日本的产业链脆弱性
- 八、韩国的产业链脆弱性
- 九、澳大利亚的产业链脆弱性
- 十、加拿大的产业链脆弱性
- 十一、小结
- 第7章 中国产业链对外依赖程度评估:行业层面的测算
- 一、引言
- 二、对外核心依赖指数构建
- 三、对外核心依赖指数测算
- 四、对外核心依赖指数与GVC位置指数分析
- 五、总结
- 附录
- 第8章 中美产业链脆弱性比较:经济、政治和断供能力的视角
-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
- 二、研究框架
- 三、全球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分析
- 四、纳入政治因素的分析
- 五、结论及中国对策
- 第9章 准确认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 一、中国PCT专利申请量与核心专利:核心专利占比低
- 二、中国核心PCT专利占全球份额:进步神速
- 三、中国核心专利存在严重“偏科”
- 四、客观认识中国与美国在技术竞争中的差距
- 五、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关系,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 第三篇 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冲突与对抗
- 第10章 美国加征关税排除机制对中国产业链的影响
- 一、引言
- 二、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排除力度超预期收紧,“脱钩”政策意图明确
- 三、加征关税排除短期内缓解了冲击,但未改变“脱钩”事实
- 四、加征关税排除行业分布:供应链复杂性比对华依赖度更重要
- 五、产业链安全成为美方排除的主要考虑:印刷电路板案例
- 六、加征关税与排除机制组合,遏制中国产业升级:滚珠轴承案例
- 七、美国的政治考虑已凌驾于经济目标之上
- 八、美国加征关税排除机制对中国具有短期缓压、长期遏制的效果
- 九、政策建议
- 附录
- 第11章 拜登的世界经济观与美国对华经贸政策
- 一、以“拯救美国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拜登世界经济观
- 二、以“美国制造”为核心的拜登国际经济政策
- 三、以“自我强化”为主轴的美国对华经贸竞争
- 第12章 提高中美双边加征关税排除率,推动双边关税实质性下降
- 一、为什么全面调降关税仍有难度
- 二、当前美国对于调降关税也有一定的动力
- 三、提高加征关税排除率、形成良性互动的可行性更大
- 第13章 数字化时代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竞争的认知和手段
- 一、数字化时代大国竞争的特点
- 二、特朗普政府对中美科技竞争的认知
- 三、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科技竞争手段
- 四、结论
- 第14章 拜登政府科技遏制特点与中美科技竞争的新趋势
- 一、拜登政府更加关注科技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
- 二、拜登政府对华科技遏制的新特点以及中美竞争的新趋势
- 三、数字化时代中国如何应对中美科技竞争
- 第15章 制裁华为:美国供应商的损失及其行业扩散效应
- 一、引言
- 二、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件
- 三、文献与研究假说
- 四、研究设计
- 五、华为在美供应商的市场反应及其异质性
- 六、异质性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
- 七、市场反应的行业扩散效应
- 八、市场反应对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向影响
- 九、结论与启示
- 第16章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格局的影响
- 一、美国对中国科技“规锁”后,中国国际科技合作逐步转向欧日
- 二、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多元化发展
- 三、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投入下降将削弱合作基础
- 四、抓住疫情变局的机会调整国际技术合作方式
- 第四篇 中国在未来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第17章 越南是否会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 一、基于中美贸易冲突背景对第三国影响的现有研究
- 二、本项研究使用的出口结构分解方法
- 三、参考KPWW方法和三个视角对中国出口越南数据进行分解
- 四、出口分解的主要结论
- 附录:中国与越南总体经贸关系的竞争性、互补性分析
- 第18章 制造业外移:经验、挑战及政策建议
- 一、先进国家的制造业外移:目的和取舍
- 二、先进国家的制造业外移:中国所得
- 三、外资转移下的中国制造业现状:亟须升级
- 四、中低技术制造企业的外移:另一挑战
- 五、对中国制造业外移的思考
- 第19章 疫情冲击、中美贸易冲突对亚太价值链重构的挑战
- 一、引言
- 二、亚太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
- 三、中美贸易冲突对亚太生产网络的影响
- 四、疫情冲击与中美贸易冲突叠加下的亚太价值链重构
- 五、结语
- 第20章 从欧洲的疫情冲击看东亚汽车产业链合作之可能
- 一、欧洲与东亚汽车产业链的联系和欧洲疫情对东亚的冲击
- 二、整合中日韩汽车产业链,推进东亚地区的产业链合作具有可能性
- 三、推动东亚产业链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
- 第21章 应对存量产业链外移,推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双循环”
- 一、产业外迁东南亚: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已出现
- 二、根据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对产业、就业、地区政策进行再定位
- 三、改善中西部营商环境,以共赢思路推动区域合作
- 第22章 中国稳外资增量面临的四大挑战及政策建议
- 一、中国稳外资面临的挑战
- 二、增强对外资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