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03千字
字数
201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内容简介
《黄河边的中国》,是学者曹锦清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黄河边的中国》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社会,涉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涉及作为一种显示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作者在努力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上编 初入中原 (1996年5月12日—6月26日)
- 5月12日 用何种方式进入调查现场
- 5月13日 认识汤小平
- 5月14日 参观大相国寺
- 5月15日 得到开封党校的协助
- 5月16日 信步铁塔公园
- 5月17日 包公祠断想
- 5月18日 在开封大学讲演——从包公现象谈传统与现代化
- 5月19日 亲临黄河
- 5月20日 在河南大学讲演——再谈传统与现代化
- 5月21日 中原乡村调查第一站——D乡L村
- 5月22日 刘家年收支明细账
- 5月23日 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
- 5月24日 “护身符”与“明白人”
- 5月25日 再访村会计
- 5月26日 谁在发家致富竞比中占据优先地位?
- 5月27日 农民与乡村民主问题
- 5月28日 如何理解“三农”与地方政权之关系?
- 5月29日 杨教授的“黄河课”
- 5月30日 来到X乡——一个李永成所熟悉的人情网络
- 5月31日 乡政府的困境
- 6月1日 一边修族谱一边外出打工
- 6月2日 一位普通农户的收支情况
- 6月3日 难以统计的“黑孩子”
- 6月4日 “能人”与“村霸”
- 6月5日 访农民企业家蔡化幸
- 6月6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参观焦裕禄陵园
- 6月7日 名闻遐迩的南街村
- 6月8日 只能参观不能“入场”的南街村
- 6月9日 南街村的“能人现象”
- 6月10日 八里桥话关帝——谈以恩报观念为中心的结合精神
- 6月11日 竹林村的带头人——赵铭恩
- 6月12日 谁来支付高昂的水利投资?
- 6月13日 当代采风
- 6月14日 内地的跑官、买官现象
- 6月15日 “8·16”事件
- 6月16日 “4·28”事件
- 6月17日 穷病与富病
- 6月18日 “杞人”之忧
- 6月19日 村民对来访者的防范之心
- 6月20日 “有白馍吃,我们都心满意足了”
- 6月21日 一个值得重视的婚配现象
- 6月22日 三起纠纷
- 6月23日 四年换了四任县委书记
- 6月24日 念天地之悠悠
- 6月25日 再谈晋商精神与包公现象
- 6月26日 告别开封
- 下编 再入中原 (1996年9月6日—11月21日)
- 9月6日 历史与理论坐标上的社会调查
- 9月7日 商谈第二期调查事宜
- 9月8日 农民的“三害”之苦
- 9月9日 阎部长的两条指示
- 9月10日 “富民工程”真能“富民”吗?
- 9月11日 升官图
- 9月12日 参观小康示范村
- 9月13日 糊涂的“明白卡”
- 9月14日 访林果专业村
- 9月15日 堪忧的政绩工程
- 9月16日 劳民伤财的度假村
- 9月17日 一本有趣的通讯录
- 9月18日 乡村婚俗:“压床”与“塞颗豆”
- 9月19日 出师未捷身先死——游武侯祠
- 9月20日 捉襟见肘的县财政
- 9月21日 一个走出传统封闭乡村的女性
- 9月22日 访开封县委书记“杨青天”
- 9月23日 再访朱仙镇
- 9月24日 怨声载道的“补棉花差价款”
- 9月25日 访苹果园主人
- 9月26日 中秋思绪
- 9月27日 村支书的贪污新论
- 9月28日 游殷墟访袁墓
- 9月29日 眼睛娘娘庙
- 9月30日 啼笑皆非的“流产指标”
- 10月1日 两种婚嫁标准
- 10月2日 “瘫痪村”
- 10月3日 邯郸学步
- 10月4日 参观岳飞故里
- 10月5日 乡村都市——小冀镇东街第五村民组
- 10月6日 “京华”的创业之路
- 10月7日 访“中华女杰”刘志华
- 10月8日 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 10月9日 共同富裕与共同信仰
- 10月10日 廉政与过五关
- 10月11日 一次村委换届选举
- 10月12日 一次乡基层部门的访谈
- 10月13日 炙手可热的内地官场
- 10月14日 关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五点思考
- 10月15日 在开封石油公司作报告
- 10月16日 经济重镇——陈留
- 10月17日 朱清寨村的联办企业和户办企业
- 10月18日 “一票否决”下地方政府的两难处境
- 10月19日 乡镇一级区划内的条块分割(一)
- 10月20日 乡镇一级区划内的条块分割(二)
- 10月21日 访陈留镇财政所所长
- 10月22日 与黄河争地的刘店乡
- 10月23日 刘店乡的排涝工程
- 10月24日 坚守排洪工地的村干部
- 10月25日 村支书的五大好处
- 10月26日 开封党校的三封信函
- 10月27日 旅途说法
- 10月28日 “两田制”
- 10月29日 新“官场现形记”
- 10月30日 参观“毛泽东显灵”处
- 10月31日 “信阳事件”之反思
- 11月1日 访养猪专业户
- 11月2日 几个共同关心的问题
- 11月3日 走访信阳地区,商改入场方法
- 11月4日 紧张的党群、干群关系
- 11月5日 种不活的烟草和棉花
- 11月6日 一人兴邦一人丧邦
- 11月7日 “找不到对症下药的法律条文”
- 11月8日 县长谈吏治
- 11月9日 访董家草棚老妇
- 11月10日 是权钱交易还是礼尚往来?
- 11月11日 贷款缴钱
- 11月12日 “唯上”与“好吹”
- 11月13日 郑州车站上的一段小插曲
- 11月14日 最后一站——洛河之行
- 11月15日 如何确定“人均年纯收入”
- 11月16日 一位丘陵山区村民的生活
- 11月17日 难以应付的达标检查
- 11月18日 “南霸天”
- 11月19日 贫困县要争也要瞒
- 11月20日 “干部交流,浪费汽油”
- 11月21日 中原之行圆满结束
- 增补本说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