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接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进而产生了许多彼此无法交集的歧义。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 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观念的生成与歧变
  • 第一节 “科学”入华
  • 第二节 中国“科学”的生成
  • 一、“格致”之“科学”
  • 二、教科之“科学”
  • 三、“科学”之中学
  • 第三节 救亡语境下的“科学”限度
  • 第四节 革命立宪论争下的常识之“科学”
  • 结语
  •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 第一节 “中央”“地方”与内外官的不对称
  • 第二节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 第三节 改制症结:直省归属的凸显
  • 第四节 化解之道:集权与分权的抉择
  • 第五节 预备立宪的“地方”困扰
  • 第六节 督抚去留的权衡
  • 第七节 第二次外官制讨论
  • 第八节 制度变动与利益调整
  • 结语
  • 第三章 虚实互用:洋务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
  • 第一节 旧词新意:“天下”与“世界”的转换
  • 第二节 新词为媒:“地球”与“世界”的衔接
  • 第三节 新旧杂陈:眼光向外与置身局外
  • 结语
  • 第四章 清末“国体”“政体”纠葛的缘起
  • 第一节 相互独立的“国体”“政体”
  • 一、古籍旧有的“国体”“政体”
  • 二、西学东渐与言人人殊的“国体”“政体”
  • 三、东学背景下与“政治”关联的“政体”
  • 四、表述多样:政事、国政、国法、国、政
  • 第二节 东学笼罩下“国体”“政体”的勾连缠绕
  • 一、“国家形体”与“国体”“政体”
  • 二、“政府形体”与“政体”
  • 第三节 “国体”“政体”的混用与多歧
  • 一、伯吉斯的“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区分学说
  • 二、众说纷纭的“国体”“政体”
  • 结语
  • 第五章 晚清“美术”概念的输入及衍化
  • 第一节 “美术”与“雅艺”并存
  • 一、游历官绅所见“美术”
  • 二、雅艺、上艺、美艺
  • 第二节 形而下的“美术”
  • 一、“美术”与精技
  • 二、“美术”与制造
  • 三、“美术科”及“美术学校”
  • 第三节 形而上的“美术”
  • 一、“美术”与“文学”
  • 二、“美术”与“艺术”
  • 三、“要好之方法”
  • 结语
  • 征引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