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本书包括正文和注解两大部分。正文选用杨伯峻《论语译注》本,并参考其他版本校勘。《论语》一书是集章成篇的体例,各章间的关系性较小,故题解首先介绍分章情况,再逐章解说大义,如该篇内容有较为集中的主旨也给予说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学而篇第一
  • 为政篇第二
  • 八佾篇第三
  • 里仁篇第四
  • 公冶长篇第五
  • 雍也篇第六
  • 述而篇第七
  • 泰伯篇第八
  • 子罕篇第九
  • 乡党篇第十
  • 先进篇第十一
  • 颜渊篇第十二
  • 子路篇第十三
  • 宪问篇第十四
  • 卫灵公篇第十五
  • 季氏篇第十六
  • 阳货篇第十七
  • 微子篇第十八
  • 子张篇第十九
  • 尧曰篇第二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3年第五十二本(年度收官)

    上联:四十而不惑,惑起惑解,解于读书;下联:五十知天命,命赖命好,好于自知。横批:继往开来 2024 年,加油!新春过后,再读一遍。收获多多,震惊满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论语》不是看完的,而是左手一字一字抄完的。一来为了驯化左手,而来正好也补一补国学知识。最大的感受是这里面有太多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大量的成语和表达到现在还在使用,并且衍生出了新的意义。另外封建孔教的孔子和真实的孔子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被相较于被符号化、政治化的孔子,真实的孔子是个挺有意思的老头。之所以会有人觉得《论语》里的记录前言不搭后语或者互相矛盾,大概因为这些话脱离了真实的语境,并且说者与听者之间不言自明的对话基础已经无处可寻了。文本本身的含义和历代解读的含义混杂在一起流传下来,成为我们现代文化基础的一部分。孔子这个人绝对不简单,写《春秋》、整理《诗经》、注释《易经》、周游列国、广纳门徒、大兴教育… 他未必不知道有些事情是徒劳无功的,他在政治诉求上的失败反而显出他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魄。孔老夫子啊,如果你看得到今天的世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孔子的五个理由

        一、热爱学习越学习越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越复习越得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去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以下问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注重教育降低门槛,"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不分贵贱,"有教无类" 启发思考,"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三、积极进取面对富贵,不拘泥,当 "执鞭之士" 又何妨?面对机会,不矫情,"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面对错误,反思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四、敢说敢做面对季氏僭越,公开责备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面对弟子懒惰,严厉批评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面对原壤无礼,骂他是 "老而不死是为贼。" 并直接开打。五、有原则有志气办事务实具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受困不失气节,认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身处乱世而心怀理想: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
          1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