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医生开的处方,怎么会跟海洛因和死人扯上关系呢?接受了最好的戒毒治疗怎么还戒不掉呢?止痛药依赖怎么会让海洛因趁机进入主流社会?死于药物过量的人多过死于车祸的人。《梦瘾》告诉你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内容简介
服用止痛药在现代社会是家常便饭。对于非致瘾性止痛药的研究,美国药物依赖问题委员会1928年一成立便视为己任。然而,有医生认为“患者很少成瘾”,此言1980年代初经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令医药界兴奋不已。
1996年,普渡制药推出新型止痛药奥施康定。公司开展大规模营销,不仅大做广告,还招募大量销售人员对医生采取盯人战术,送礼、支付度假费用,还出资赞助医学研讨会。而1999年疼痛被医疗认证机构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以及官方报告称疼痛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更是推波助澜。于是,处方开具无度,造成患者的药物依赖。
奥施康定效果神奇且有不同剂型,价格却过高,一些成瘾者便利用医保以及各州的法律差异获取药物,以贩养服,或者干脆改用毒品。
同期,怀着发财梦的墨西哥年轻人带着廉价且后劲大的黑焦油海洛因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以加州等地的拉美人社区为基地,以白人富人为目标,建立起隐蔽而强大的零售网,使得买毒品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就这样,毒品经由止痛药开辟的途径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这一次,瘾君子几乎都是白人。2000年和2006年,美国缉毒署两次开展行动打击黑焦油海洛因,但死于药物过量的人数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车祸的死亡人数。
本书作者山姆·昆诺斯曾是《洛杉矶时报》墨西哥缉毒战报道组的记者,他从“蓝领之城”朴茨茅斯追踪到墨西哥小镇,采访了年轻毒贩、制药业人士、缉毒署特工、痛失子女的父母以及沉迷药物的中产阶级年轻人,以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了止痛药及毒品对于当代美国社会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腐蚀。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中大事件时间表
- 前言
- 导言
- 第一部分
- 1. 恩里克
- 2. 吉克医生的信
- 3. 都是老乡
- 4. 阿巴拉契亚的李伯拉斯
- 5. 广告人
- 6. 恩里克发迹
- 7. 分子
- 8. 像送批萨一样送货
- 9. 恩里克只能靠自己
- 10. 罂粟
- 11. 比种甘蔗容易
- 12. 打个电话就来了
- 13. 漂泊的恩里克
- 14. 寻找圣杯
- 15. 疼痛难忍
- 16. 疼痛与职业摔跤手
- 17. 神秘人
- 18. 一场革命
- 19. 都是为了501型牛仔裤
- 20. 里程碑式的研究
- 21. 恩里克的救赎
- 22. 我们意识到这是公司
- 23. 普渡制药
- 24. 神秘人与纳亚里特州
- 25. 和奥施康定一起摇摆
- 26. 神秘人回家
- 27. 奥施康定是什么?
- 28. 偏僻之地的贩毒家族
- 29. 李伯拉斯开路
- 30. 神秘人在腹地
- 31. 尸体是案子的关键
- 32. 恩里克当老板
- 33. 海洛因就像汉堡
- 34. “焦油坑行动”
- 第二部分
- 35. 两千年前的问题
- 36. 碰撞:零地带
- 37. 煤矿里的金丝雀
- 38. 一个月50、100个病例
- 39. “梦之地”的瘾君子王国
- 40. 刑事诉讼
- 41. “接管奥施康定地带”
- 42. 最后的便利
- 43. 山雨欲来
- 44. 五旬节派的虔信,疯狂的抓痕
- 45. “我们带起了这波流行”
- 46. 药物过量致死比车祸更甚
- 47. 一位职业摔跤手的遗产
- 48. 成为海洛因贩子的大好时机
- 49. 刑事案件
- 第三部分
- 50. “现在轮到你邻居的孩子了”
- 51. 就像烟草公司的高管
- 52. 没有疤面人,没有大头目
- 53. 父母的摧心之痛
- 第四部分
- 54. 美国
- 55. 你就是你的药
- 56. 毒品界的互联网
- 57. 没人能凭一己之力做到
- 第五部分
- 58. 瓦砾中成长
- 后记
- 致谢
- 关于消息来源的说明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