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9-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整体论视角出发,通过对马克思成熟时期的重要经济学著作和手稿进行梳理和解读,以探究贯穿于其中的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内涵。
内容简介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马克思已经揭示出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的运动逻辑,在马克思看来,必须将货币概念放到资本社会化的前提中去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相对立,商品的矛盾运动使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一般财富形式,因而是物化的生产关系,其合乎目的的活动就是使自身增大,这就与处于流通中的货币总是一定量的交换价值相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市场的建立,货币自我解体并转化为资本,资本表现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是用于增殖的货币,但是必须通过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形态的运动来保存自己和使自己增殖,这种矛盾使得资本具有要超出生产的任何界限的一般趋势,就必然向虚拟资本转化,以摆脱实体的限制,这是资本本身的特性,而资本的较高成就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过程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所作的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书结构
- 一 框架结构
- 二 创新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方法论、思想来源和写作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科学确定
- 一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研究对象
- 二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货币学说
- 一 前古典时期的货币学说
- 二 威廉·配第的货币学说
- 三 亚当·斯密的货币学说
- 四 大卫·李嘉图的货币学说
-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写作历程
- 一 早期异化劳动理论时期
- 二 由异化劳动理论向剩余价值理论过渡时期
- 三 剩余价值理论时期
-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货币学说
- 第一节 货币关系与人类社会历史
- 一 作为社会联系的货币
- 二 货币概念的直接资本化分析
- 三 货币权力和阶级对立
- 第二节 对货币的危机图景的分析
- 一 对蒲鲁东货币论的批判
- 二 价值和货币的二元范畴
- 三 货币和世界市场
- 第三节 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的运动逻辑
-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
- 二 资本转化为虚拟资本
- 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的货币学说
- 第一节 对货币起源和本质的分析
- 一 对商品二重性的分析
- 二 对价值形式的分析
- 三 对货币本质的分析
- 第二节 对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分析
- 一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
- 二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 三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 第三节 对货币流通和货币作为货币的分析
- 一 货币贮藏
- 二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 三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
- 第四节 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
- 一 货币拜物教的含义和产生的根源
- 二 货币拜物教的历史性质
- 第五章 《资本论》中的货币学说
- 第一节 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
- 一 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G—W—G′
- 二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雇佣劳动的交换
- 第二节 对货币资本的分析
- 一 货币资本的循环
- 二 货币贮藏与资本积累
- 第三节 对货币危机的分析
- 一 区分两种危机
- 二 货币危机产生的根源
- 第四节 对信用的分析
- 一 信用的产生和信用货币
- 二 信用的二重性和股份公司制
- 三 信用危机
- 四 对交易所的分析及恩格斯的增补
- 第五节 对货币作为生息资本的分析
- 一 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
- 二 利息的本质和利率的决定
- 第六节 对虚拟资本的分析
- 一 虚拟资本的生成与表现
- 二 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
- 第七节 对共产主义社会中货币问题的考察
- 一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货币的消亡
- 二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进一步分析
- 第八节 简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和《资本论》中货币学说的区别与联系
- 第六章 马克思以后的货币学说
- 第一节 布哈林、列宁、希法亭的货币和金融资本理论
- 一 布哈林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发展
- 二 列宁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发展
- 三 希法亭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修正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背离
- 一 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
- 二 传统货币数量论
- 三 凯恩斯的货币学说
- 四 哈耶克的货币学说
- 五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
- 六 马克思货币学说与西方主流货币学说的比较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视阈中的马克思货币学说
- 一 对马克思货币和虚拟资本理论本身的争论
- 二 用马克思货币和虚拟资本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进行解读
- 第七章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现实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货币学说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价值
- 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史
-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货币学说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价值
- 一 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指导意义
- 二 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 对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指导意义
- 四 对我国贸易和汇率政策的指导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