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考证文书生产与流转及朝会议事的细节,从制度史视角,揭示晚清政治决策的特点和症结所在。

内容简介

清代的政务运作,可体现为文书的流转过程,而最重要的政务文书题本与奏摺,又是朝会的主要内容。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的呈现。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

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政务文书的产生和流转过程,垂帘听政、训政、归政时期皇太后、皇帝、军机处各自的权限,晚清的“廷议”,新政时期内阁与军机处的改革,辛亥革命前后两次责任内阁的区别,尤其注意对重要史料的细致解读和细节的深入挖掘,从制度史的视角,探讨晚清高层政治决策的特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插图目录
  • 导论
  • 上编 朝会的变迁
  • 第一章 御门听政的发展及其衰微
  • 第二章 同治与光绪年间的早朝
  • 第三章 垂帘听政、训政、归政与晚清的奏摺处理
  • 第四章 见大起——晚清的“御前会议”
  • 中编 中枢与文书
  • 第五章 光绪帝习批奏摺探析
  • 第六章 清代军机章京的职责与选任
  • 第七章 总理衙门的奏摺流转及其权力运作
  • 第八章 君相关系的终曲——清季内阁与军机处改革
  • 下编 会议决策与晚清变局
  • 第九章 廷议与决策——晚清的大学士六部九卿会议
  • 第十章 议会与会议——晚清议院论的侧面
  • 第十一章 御前会议与筹备立宪
  • 结论
  • 征引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