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5G边缘云计算案例解析,全面阐述实施路线,助力各行业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展现国内外5G边缘云计算一线的实际案例,从经济价值、商业模式、网络拓扑、系统框架、安全防护、人员能力和后续运维管理多个维度,以及基础设施、中间件、重点应用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阐述,将5G边缘云计算概念落地。本书聚焦于5G带来的移动接入端网络的进步,同时特别强调这些进步也在倒逼整个大网的升级改造,建成面向服务的未来网络;5G带来的不仅仅是边缘计算能力的提升,更是计算范式的变化,合众计算范式的联邦计算(Federated Computing)将会成为主流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5G的云计算内涵就是边缘计算。本书按照“云层(Cloud Layer)、雾层(Fog Layer)、薄雾层(Mist Layer)、器件层(Device Layer)”的分层架构逐层递进,阐述5G边缘云计算密切相关的课题,给出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后续运维的完整路线图。本书同时重点介绍5G边缘云计算在新媒体、云游戏、智慧医疗、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典型行业中的应用,为消费互联网的升级、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案例。附录部分给出了亚马逊边缘云解决方案,介绍了如何搭建基于开源的边缘云计算平台,以及用于边缘云运维的常用工具。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专家寄语
  • 序言1
  • 序言2
  • 序言3
  • 前言
  • 第1篇 导论篇
  • 第1章 初识5G
  •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1.1.1 1G
  • 1.1.2 2G
  • 1.1.3 3G
  • 1.1.4 4G
  • 1.2 5G 驱动力
  • 1.2.1 问题导向
  • 1.2.2 社会效益
  • 1.3 5G 的特点
  • 1.3.1 三大特征
  • 1.3.2 八大性能指标
  • 1.3.3 标准化进展
  • 1.4 小结
  • 第2章 初识边缘云计算
  • 2.1 边缘云计算的起源
  • 2.2 边缘云计算的定义
  • 2.3 小结
  • 第3章 5G 边缘云计算
  • 3.1 5G 边缘云计算网络
  • 3.2 5G 边缘云计算典型架构
  • 3.3 联邦计算的概念
  • 3.4 联邦计算的架构
  • 3.5 联邦计算的特征
  • 3.6 5G 边缘云计算的发展机遇
  • 3.7 小结
  • 第4章 5G 边缘云产业链
  • 4.1 现金流与产业模式
  • 4.2 5G 产业链
  • 4.2.1 市场规模
  • 4.2.2 产业链厂商
  • 4.3 边缘云产业链
  • 4.3.1 市场规模
  • 4.3.2 主要玩家
  • 4.3.3 商业模式
  • 4.4 挑战与机会
  • 4.5 小结
  • 第2篇 规划篇
  • 第5章 5G 边缘云体系
  • 5.1 5G 边缘云接入体系
  • 5.1.1 5G 网络总体架构
  • 5.1.2 5G 无线接入网技术体系
  • 5.1.3 5G 核心网技术体系
  • 5.2 5G 边缘云技术体系
  • 5.2.1 5G 边缘云架构
  • 5.2.2 边缘基础设施
  • 5.2.3 边缘管理
  • 5.2.4 边缘计算安全
  • 5.3 小结
  • 第6章 5G 边缘云技术要求
  • 6.1 网络能力要求
  • 6.1.1 接入网络
  • 6.1.2 现场边缘网络
  • 6.1.3 传输承载网
  • 6.2 计算能力要求
  • 6.2.1 异构计算
  • 6.2.2 边缘智能
  • 6.2.3 云边协同
  • 6.3 安全能力要求
  • 6.3.1 边缘基础设施安全
  • 6.3.2 边缘网络安全
  • 6.4 小结
  • 第7章 系统安全
  • 7.1 边缘云安全概述
  • 7.1.1 核心问题
  • 7.1.2 云安全市场
  • 7.2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
  • 7.3 边缘云安全需求
  • 7.3.1 边缘云安全挑战
  • 7.3.2 边缘云安全需求特征
  • 7.4 边缘云安全参考框架
  • 7.5 小结
  • 第3篇 实施篇
  • 第8章 5G 边缘云接入网络技术
  • 8.1 全频谱技术
  • 8.2 新型多址技术
  • 8.3 新型调制编码技术
  • 8.4 全双工技术
  • 8.5 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
  • 8.6 超密集组网技术
  • 8.7 小结
  • 第9章 5G 边缘云核心网技术
  • 9.1 5G 核心网网元
  • 9.2 SDN 技术
  • 9.2.1 SDN 的定义
  • 9.2.2 SDN 架构的优势
  • 9.3 NFV 技术
  • 9.3.1 概述
  • 9.3.2 NFV 标准架构
  • 9.4 MEC 技术
  • 9.4.1 MEC 系统与5G 核心网功能的集成
  • 9.4.2 MEC 系统架构
  • 9.5 网络切片技术
  • 9.5.1 网络切片的概念
  • 9.5.2 使用网络切片的通信服务实例
  • 9.5.3 网络切片即服务
  • 9.6 小结
  • 第10章 云计算技术回顾
  • 10.1 传统云计算技术
  • 10.1.1 虚拟化技术
  • 10.1.2 云存储
  • 10.1.3 云管理
  • 10.1.4 云安全
  • 10.2 容器和Kubernetes
  • 10.2.1 容器技术
  • 10.2.2 Kubernetes
  • 10.3 微服务架构
  • 10.4 混合云
  • 10.5 DevOps
  • 10.6 Service Mesh
  • 10.7 云原生
  • 10.8 小结
  • 第11章 边缘云技术
  • 11.1 边缘计算
  • 11.1.1 轻量级虚拟化技术
  • 11.1.2 边缘硬件设备
  • 11.2 边缘存储
  • 11.3 边缘网络
  • 11.3.1 边缘云接入网络
  • 11.3.2 边缘云内部网络
  • 11.3.3 边缘云互联网络
  • 11.4 边缘安全
  • 11.5 小结
  • 第12章  边缘人工智能
  • 12.1 机器学习
  • 12.1.1 算法分类
  • 12.1.2 选择算法
  • 12.2 人工智能
  • 12.2.1 模式定义
  • 12.2.2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简介
  • 12.2.3 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 12.3 5G 人工智能
  • 12.3.1 人工智能组网
  • 12.3.2 人工智能运维
  • 12.3.3 5G 人工智能应用
  • 12.4 小结
  • 第4篇  运维篇
  • 第13章  5G 网络运维
  • 13.1 5G 网络运维的挑战
  • 13.2 边缘数据中心
  • 13.3 5G 网络的智能运维
  • 13.3.1 智能化网络切片开通
  • 13.3.2 网络切片智能SLA 保障
  • 13.3.3 网络切片智能闭环运维
  • 13.3.4 网络切片故障智能定位
  • 13.4 小结
  • 第14章  边缘云环境的监管
  • 14.1 背景
  • 14.2 监控对象和监控策略
  • 14.2.1 监控对象
  • 14.2.2 监控策略
  • 14.3 监控体系
  • 14.4 开源监控软件
  • 14.4.1 Zabbix
  • 14.4.2 T elegraf
  • 14.5 小结
  • 第15章  边缘云的治理
  • 15.1 背景
  • 15.2 边缘云治理方案
  • 15.3 边缘计算开源软件栈
  • 15.3.1 S tarlingX
  • 15.3.2 OpenNESS
  • 15.4 小结
  • 第16章  运维人员
  • 16.1 需要具备的能力
  • 16.2 云计算系统运维与传统数据中心运维比较
  • 16.3 任务内容
  • 16.3.1 硬件管理和维护
  • 16.3.2 软件管理和维护
  • 16.3.3监控资源变化
  • 16.3.4 收集性能指标
  • 16.3.5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 16.3.6 运维预案和预演
  • 16.4 小结
  • 第5篇  实例篇
  • 第17章  新媒体
  • 17.1 概述
  • 17.2 AR/VR 发展趋势
  • 17.2.1 产业发展现状
  • 17.2.2 产业发展趋势
  • 17.2.3 对5G 边缘云的要求
  • 17.2.4 AR/VR 应用规划
  • 17.3 5G 边缘云AR/VR 应用场景
  • 17.3.1 汽车视频流
  • 17.3.2 场馆内容上传
  • 17.3.3 六自由度视频
  • 17.3.4 触觉互联网
  • 17.4 5G 边缘云AR/VR 应用案例
  • 17.5 小结
  • 第18章  云游戏
  • 18.1 概述
  • 18.2 云游戏发展趋势及机遇
  • 18.2.1 产业发展现状
  • 18.2.2 产业发展趋势
  • 18.2.3 对通信网络的要求
  • 18.2.4 云游戏规划
  • 18.3 5G 云游戏典型应用场景
  • 18.4 中国联通沃家云游
  • 18.5 小结
  • 第19章  智慧医疗
  • 19.1 概述
  • 19.2 智慧医疗发展趋势
  • 19.3 5G 边缘云医疗应用场景
  • 19.3.1 远程医学示教
  • 19.3.2 远程重症监护
  • 19.3.3 远程急救
  • 19.3.4 智能导诊
  • 19.4 5G 边缘云应用案例
  • 19.4.1 企业概况
  • 19.4.2 智慧医疗实践
  • 19.5 小结
  • 第20章  智能制造
  • 20.1 概述
  • 20.2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 20.3 智能制造技术架构
  • 20.3.1 智能制造核心要素
  • 20.3.2 智能制造整体架构
  • 20.3.3 智能制造高端技术
  • 20.4 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 20.4.1 数字化工厂
  • 20.4.2 AR/VR 辅助应用
  • 20.4.3 精准控制
  • 20.4.4 边缘云应用
  • 20.4.5 多样化网络服务
  • 20.5 5G 边缘云应用案例
  • 20.5.1 企业概况
  • 20.5.2 智能制造实践
  • 20.6 小结
  • 第21章  智慧城市
  • 21.1 概述
  • 21.2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 21.2.1 产业发展现状
  • 21.2.2 产业发展趋势
  • 21.2.3 关键技术要求
  • 21.3 5G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 21.4 新加坡智慧城市实践
  • 21.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A H PE、Saguna 和AWS 的边缘云解决方案
  • 附录B 搭建一个开源5G 边缘云平台
  • 附录C Linux 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 附录D 部分英文缩略词
  • 本书参考资料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