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跟着节气过生活,从头到脚都健康。
内容简介
本书从情志、运动、饮食等多个维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了136条贴近生活的节气养生知识,每个节气都有4~6条养生窍门,从节气特点、养生要义到情绪管理、起居建议、运动注意和日常饮食,配合检索式标题和精准图示,给读者360度的养生指导,帮助读者四时六气,调理出不生病的好体质。
书中的中医特色疗法,例如节气灸、刮痧、按摩、导引等,充分发挥经络与穴位的作用,更是将“中式”养生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不用费心思查找,翻到对应节气直接跟着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感觉轻松和舒适。本书采用轻阅读的形式,小开本、轻配图,让阅读更轻松,配上水墨中国画,带读者打开“中式”养生的大门,解锁养生新方式。
打开书,学习顺时养生智慧,应时而食、应时而动,跟着节气过生活,少生病,远离失眠、乏力、焦虑和疲惫,提高自愈力,健康生活到天年。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与节气养生
- 立春 重在养肝,生发养阳
- 当节气遇上节日:春节
- 居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也有讲究
- 动 伸懒腰,外出踏青,解乏又升阳
- 食 立春,“咬”住春天
- 饮 喝杯茉莉花茶,补气又清肝
- 按 “干洗脚”疏通经络
- 敲 空闲时敲肝胆经,促进肝气疏泄
- 雨水 起居避湿,调养脾胃
- 当节气遇上节日:元宵节
- 饮 喝杯姜茶驱寒气
- 功 “抬头望月”,让身体静下来
- 按 按摩阳陵泉穴,调和脏腑之气
- 摩 摩腹暖腰,促消化
- 泡 泡脚暖身,调理气血
- 惊蛰 万物“惊”醒,护阳扶正气
- 惊蛰习俗
- 衣 重保暖,“正气”来
- 动 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
- 食 “梨”开疾病与害虫
- 饮 惊蛰饮茶,提神醒脑
- 功 惊蛰导引,收回身体的“气”
- 按 按按这三个穴位,唤醒身体活力
- 春分 内外平衡,防疫抗敏
- 春分习俗
- 居 预防春瘟和过敏
- 防 预防“春困”有妙招
- 衣 穿衣适当,不可过捂
- 动 春分爬山提精气神
- 食 姜汁嫩菠菜,养肝又润燥
- 灸 艾灸风门穴,防病保健
- 清明 柔肝养肺,散寒保暖
- 当节气遇上节日:清明节
- 居 省酸增甘,宣泄悲伤
- 动 打太极拳,提高免疫力
- 食 清明吃螺肉,降脂又利湿
- 饮 清明喝绿茶,降火利胆
- 功 “开弓射箭式”,调理肝胆
- 灸 清明“节气灸”,祛风散寒
- 谷雨 最宜清补,保护肝脾
- 谷雨习俗
- 衣 谷雨穿衣有“三暖”:暖背、暖脚、暖肚脐
- 食 饮食“三少”,多喝汤粥
- 食 香椿拌豆腐,滋阴又护肝
- 饮 一杯谷雨茶,清热又利湿
- 功 “六字诀”吐故纳新,牵动气血运行
- 按 经络按摩,理气养肝
- 立夏 心气通夏,重在养心
- 立夏习俗
- 居 夏天到了,注意养心护神
- 衣 不可贪凉,谨防外感
- 动 “目宜长运”,赶走疲劳
- 食 百合莲子粥,安神又解暑
- 饮 喝“立夏茶”,迎接夏日
- 拍 拍打心经,振奋心气
- 小满 注重养气,慎避湿邪
- 小满习俗
- 情 使志无怒,调畅情志
- 食 饮食宜苦,健脾祛湿
- 食 薏米百合粥,健脾祛湿很轻松
- 饮 热茶发汗,少食冷饮
- 功 做八段锦,“使气得泄”
- 梳 经常梳头,促进血液循环
- 按 按摩足三里穴,健脾益气
- 芒种 活动关节,饮食“清补”
- 当节气遇上节日:端午节
- 衣 衣着宽松,勤洗勤换
- 动 做徒手划桨运动,让关节动起来
- 饮 苦瓜蜜茶:清热降压,生津除烦
- 功 毛孔调息功,排出体内浊气
- 按 温胃三法,散寒止痛
- 浴 用“五枝汤”泡药浴,健身又防病
- 夏至 昼长夜短,降火解暑
- 夏至习俗
- 眠 睡“子午觉”,及时除螨
- 衣 不宜赤膊,阴阳兼顾
- 动 消暑“血管体操”:游泳
- 动 做手指操、踩鹅卵石,让心脏更有力
- 食 夏至吃碗面,健康看得见
- 饮 喝杯三叶茶,清清心火
- 功 “争力”导引,促进阳气发散
- 小暑 小暑养眠,清热除烦
- 小暑习俗
- 居 抓住冬病夏治好时机
- 眠 迟睡早起,午睡解乏
- 食 暑吃“三宝”,补虚安神
- 功 练“翘足舒筋式”,强健四肢力量
- 按 按摩神门穴和极泉穴,排湿气
- 大暑 万物荣华,防暑避湿
- 大暑习俗
- 居 排暑祛湿,保证睡眠
- 情 养心静气,别让情绪“中暑”
- 食 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也不老
- 饮 喝三伏茶,清热消暑
- 功 室内养生:“踞地虎视式”
- 按 热敷神阙穴,解暑排寒
- 贴 小小三伏贴有大作用
- 立秋 秋季养阴,护肺抗邪
- 当节气遇上节日:七夕节
- 防 立秋预防多种疾病
- 情 预防中风,远离“悲秋”
- 动 叩齿咽津,改善口干舌燥
- 食 立秋要“啃秋”,健康过秋天
- 饮 李广杏皮水,护肝又润肺
- 功 “缩身拱背式”导引,强化心肺功能
- 处暑 适温调摄,少辛多酸
- 处暑习俗
- 居 寒凉渐生,顾护阳气
- 食 敛肺健脾,缓解“秋乏”
- 食 夏秋之交,吃鸭平补
- 饮 处暑煎茶,养阴润肺
- 功 反捶脊背,缓解腰酸背痛
- 搓 搓鱼际,有利肺气宣降
- 刮 刮痧调肺气、防便秘
- 白露 重在养阴,适度“秋冻”
- 白露习俗
- 衣 白露不“露”,合理“秋冻”
- 食 多酸少辛,慎食海鲜
- 饮 白露前后桂花开,来杯醒胃茶
- 功 呼吸吐纳,排出体内浊气
- 按 按揉养生穴,固气养肺
- 搓 搓搓耳朵,温补肾阳
- 秋分 阴平阳秘,预防秋燥
- 当节日遇上节气:中秋节
- 居 早睡早起,避寒就温
- 情 收敛神气,“以平为期”
- 动 动静结合,提高抵抗力
- 食 颐养肺气,适当进补
- 食 秋分喝秋汤,平安又健康
- 功 “双手托天理三焦”,理气血,增力气
- 按 按“四心”,防秋燥
- 寒露 适时添衣,饮食温润
- 当节日遇上节气:重阳节
- 防 “多事之秋”,谨防“凉燥”
- 衣 寒露不露脚,不宜再“秋冻”
- 饮 杏仁桑叶茶,润肺去秋燥
- 功 “弹指功”促进血液循环
- 功 “托掌观天式”,顺应天时
- 霜降 防寒保暖,益气固表
- 霜降习俗
- 衣 预防静电,衣物勤洗勤晒
- 暖 护好五个部位,避免受寒
- 动 倒退行走,甩开烦恼
- 食 玉屏风粥,固护卫气
- 灸 艾灸散寒,补身正气
- 立冬 敛阴护阳,多温少寒
- 立冬习俗
- 居 顾护肾精,节制欲望
- 居 早卧晚起,不妄劳作
- 情 养心藏神,精神内守
- 动 拉伸关节筋脉,护肾促循环
- 食 冬令食补,调摄有度
- 食 板栗粥:补肾强筋骨
- 小雪 小补滋养,暖身顺气
- 小雪习俗
- 食 冬季温补,减咸增苦
- 食 山药羊肉汤,暖身护脾胃
- 功 适度“按跷”,顺顺你的气
- 方 养生“冷”知识:膏方养生
- 大雪 动中求静,防寒保暖
- 大雪习俗
- 衣 衣物勿太紧,注意头部保暖
- 动 让新陈代谢随步调一起加快
- 食 多喝汤水,借势养阴
- 饮 喝桂圆红枣茶补气血
- 功 “活步通臂式”导引,动静互涵
- 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渐生
- 冬至习俗
- 居 防寒安眠,以养初阳
- 功 “升嘶降嘿式”,温肾又助阳
- 摩 搓手拉耳,让身体热起来
- 贴 三九贴敷,冬病冬治
- 小寒 养肾藏精,阳气内存
- 当节气遇上节日:腊八节
- 居 室温有度,定期通风
- 情 避恐伤肾,心平气和
- 动 跳绳帮助阳气生发
- 食 萝卜豆腐羊肉汤,唤醒体内阳气
- 大寒 固阳护腰,滋阴潜阳
- 当节气遇上节日:小年
- 动 室内保健操,固阳又护腰
- 食 饮食节制,无扰乎阳
- 饮 借酒驱寒,安神益气
- 功 踮脚尖、鸣天鼓,通肾经
出版方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优秀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科技进步、服务于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宗旨。公司拥有一支学科较齐全、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下辖凤凰医学分社,设三农、综合科技、科普、基础教育、信息研发、项目合作、长城、运河、数字、广东等10个出版中心及《祝您健康》杂志编辑部、美术编辑部。公司全额投资成立江苏达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南京凤凰新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凤凰颐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控股)、江苏凤凰优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出版科技学术专著,实用科技类、社会教育类、技术培训类、大众生活类图书,科普读物及教材教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