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1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提供清晰的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方法和实用战略。
内容简介
教育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与课堂。本书为学校改革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有力的方法——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以及实现使命的实用战略。通过借鉴大量的实践策略和案例,明确地阐释了学校教育的使命、课程重建策略、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工作职责等内容,并且对于逆向设计如何应用于学校改革、改革过程必须持续的三步骤以及学校渴望的改革成就等方面做出了科学地规划和指导。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章到第七章)阐述了学校教育的愿景,以及其对课程和教师角色的启示。第二部分(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提出了一项达到此学校教育愿景的规划。事实上,本书围绕逆向设计的逻辑,给出一个明确而强大的使命和学习指导原则,从预期结果出发倒推出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关键特征——课程、评估、教学、教职工的角色、政策、体系和资源使用。
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样,《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我们不相信会有完美的领导方法,正如我们不相信没有教师参与修订的课程一样。学校践行使命是需要花费很多心力的,我们在这里提供的是能够支持学校的、更为周到、持续和有效的计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译者序
- 致谢
- 绪论
- 灵活而务实的过程
- 全书概述
- 第一部分 学校教育的愿景
- 第一章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 学校教育的要点
- 专注于理解、迁移和思维习惯
- 什么是关注理解的教育?
- 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顺序安排?
- 重要的认识:对内容的看法
- 为什么使命很重要?
- 阐明并践行使命
- 机构目标
- 对于使命的集体承诺与真正的专业化
- 学校使命和州立标准
- 部门和年级团队的目标
- 行动建议
- 第二章 学校课程应该做什么?
- 必要的材料:一份塑造课程的蓝图
- 聚焦使命的课程蓝图
- 从预期表现出发逆向设计课程
- 以终为始:始终围绕表现性目标来建构课程
- 将操练与比赛融为一体
- 什么是“学科”?
- 确定所需训练的关键章法
- 维护基于成果的学习
- 螺旋上升:反复出现的问题和表现
- 调整的计划:使得反馈更聚焦于课程设计和实施
- 行动建议
- 第三章 如何重构学校课程?
- 要素一:使命相关的成就和课程理念
- 要素二:从使命和内容标准中得出的理解和基本问题(大概念)
- 要素三:K-12课程地图
- 要素四:关键评估和证据收集
- 要素五:分析型和纵向型量规
- 要素六:参照作品样例
- 要素七:具有赋能价值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
- 要素八: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估
- 要素九:差异化
- 要素十:故障排查指南
- 附言:课程标准
- 行动建议
- 第四章 教学应该如何适当去个性化?
- 学习原则
- 学习原则意味着什么
- 面对特定原则的共识达成
- “你说得都对,但……考试怎么办?”
- 基于理解的学校教育的努力方向
- 行动建议
- 第五章 教师的教学角色是什么?
- 教师作为讲授者
- 教师作为助学者
- 教师作为教练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法
- 教师的误解
- 以终为始确定教师的职责
- 行动建议
- 第六章 教师的非教学角色是什么?
- 角色1:课程贡献者
- 角色2:结果分析者
- 角色3:持续学习者
- 行动建议
- 第七章 学术领导者的工作是什么?
- 工作职责1:与使命和学习原则相关的职责
- 工作职责2:与课程相关的职责
- 工作职能3:与结果相关的职责(差距分析)
- 工作职责4:与人事有关的职责
- 工作功能5:与体系、政策、资源相关的职责
- 工作职责6:与文化相关的职责
- 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 第二部分 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规划
- 第八章 如何将逆向设计应用于学校变革?
- 变革的战略与战术
- 在学校变革中应用逆向设计
- 缩小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计划调整
- 第九章 学校变革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 使命相关的变革目标
- 愿景
- 目标
- 理解
- 知识和技能
- 行动建议
- 第十章 我们应该收集什么样的证据?
- 关键使命的证据
- 对改革所处的情景进行评估
- 行动建议
- 第十一章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 学校改革行动规划指南
- 将WHERETO作为规划组织器和检查表
- 第十二章 我们必须应对什么样的习惯?最终的警告
- 好习惯和坏习惯
- 灌输式教学是一个坏习惯
- 教科书是坏习惯的推动者
- 人是如何学习的——或者反过来说,人是如何抵制学习的
- 做出改变
- 打破制度坏习惯
- 专业发展的改革
- 行动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