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8千字
字数
202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先秦儒学做了新的探讨和研究。
内容简介
书中既利用新出土文献考察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的成书问题,也对慎独、“亲亲相隐”等热点问题做了新的解读,对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中的一些重要儒学文献做了分析、考察,对其中涉及的天人之分、禅让、中道、心性论等问题做了不同于流行观点的解读,又持之有据,言之有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以出土文献为根据,本书提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母题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民本,而是“民主”————“天惟时求民主”,认为民本说是从“民主”说中分化出来的,这样就比较好地解释了民本与君本的关系。
对学界关注的二重证据法,本书提出应在继承王国维“素地说”与顾颉刚“层累说”的基础上,将二重证据法发展为疑古、释古两派都能接受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原型—意义流变说”作为这种结合的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编 出土文献与《论语》研究
- 第一章 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
- 第一节 从竹简《论语》看《论语》的成书
- 第二节 孔门后学的分化与《论语》的结集
- 第三节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编纂
- 第二章 “亲亲相隐”与“隐而任之”
- 第一节 《论语》的“直”与“直在其中”
- 第二节 直道的实现:“隐而任之”
- 第三节 “亲亲相隐”:范围、理据和评价
- 第三章 超越立场,回归学理
- 第一节 再论《论语》中的“直”
- 第二节 “父为子隐”的“隐”是纠正吗?
- 第三节 上博简《内礼》与《论语》
- 第四节 经典诠释与“亲亲相隐”的法律化
- 第二编 出土文献与《学》《庸》新探
- 第四章 《大学》早出新证
- 第一节 《大学》晚出说之检讨
- 第二节 《大学》非经、传两部分
- 第三节 《大学》出于曾子弟子之手
- 附:明道先生改正《大学》
- 第五章 郭店竹简与《中庸》公案
- 第一节 《中庸》成书之谜
- 第二节 《中庸》前后部分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中庸》前后部分思想的差异
- 第四节 《中庸》前后部分的不同影响
- 附:《中庸》与《诚明》
- 第六章 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
- 第一节 慎独即“诚其意”
- 第二节 《大学》朱注质疑
- 第三节 《中庸》慎独辨正
- 第三编 出土文献与思孟发微
- 第七章 简帛《五行》新探
- 第一节 “德之行”与“行”
- 第二节 “圣”与“智”
- 第三节 “形于内”的“德之行”
- 第四节 “不形于内”的“行”
- 第五节 《五行》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 第八章 郭店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与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
- 第一节 “士”的政治哲学
- 第二节 “立君以为民”: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 第三节 “以义为利”:政治的正义性原则
- 第四节 “从道不从君”:士的为政原则
- 第五节 早期儒学政治理念的检讨与反省
- 第九章 回到“子思”去
- 第一节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
- 第二节 儒家道统说引述
- 第三节 儒家道统说试析
- 第四节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重构
- 第十章 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 第一节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旧注举疑
- 第二节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试释
- 第三节 从“天下之言性”章看孟子性善论
- 第四编 出土文献与儒学新知(上)
- 第十一章 郭店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
- 第一节 《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思想来源
- 第三节 《穷达以时》与孟子“性命之分”的联系
- 第四节 《穷达以时》与荀子“天人之分”的区别
- 第五节 “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
- 第十二章 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心性论
- 第一节 中国早期思想中的“性”与“心”
- 第二节 《性自命出》的人性论
- 第三节 《性自命出》的“心”与“性”“情”论
- 第四节 《性自命出》心性论的特点及影响
- 第十三章 战国时期的禅让思潮与“大同”“小康”说
- 第一节 “大同”“小康”释义
- 第二节 竹简所见之战国中期的禅让思潮
- 第三节 《礼运》的思想特征与成书年代
- 第五编 出土文献与儒学新知(下)
- 第十四章 清华简《厚父》与中国古代“民主”说
- 第一节 “民主”:做民之主与为民做主
- 第二节 清华简《厚父》释读
- 附:《厚父》译文
- 第三节 “民主”与民本、君本
- 第十五章 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再检讨
- 第一节 《保训》舜“求中”“得中”释义
- 第二节 《保训》上甲微“假中”“归中”解读
- 附:《保训》译文
- 第三节 先秦儒家“弘道”意识发微
- 第四节 韩愈、朱熹道统说辨疑
- 第五节 中道思想溯源
- 第六节 “仁义—中”与“礼义—中”
- 第十六章 清华简《命训》“大命”“小命”释疑
- 第一节 《命训》“大命”“小命”释疑
- 第二节 《命训》“大命”“小命”的意义及影响
- 第三节 “三训”的成书与学派归属
- 第六编 出土文献与二重证据法
- 第十七章 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
- 第一节 从“二重证明法”到“二重证据法”
- 第二节 二重证据法的应用:证明、证伪与补正
- 第三节 二重证据法理论之建构:原型—意义流变说
- 第十八章 二重证据法与对古书的反思
- 第一节 “对古书的反思”的提出
- 第二节 顾颉刚古书考证方法检讨
- 第三节 源与流:考证古书的基本方法
- 第四节 古书的体例与演变
- 第十九章 如何理解“释古”
- 第一节 “释古”还是“正古”?
- 第二节 “释古”的准确含义
- 第二十章 疑古、释古与重写思想史
- 第一节 《孙子兵法》真伪公案
- 第二节 《孙子兵法》早出新证
- 第三节 《老子》成书问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