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承载民族情怀与文化意义。

内容简介

作者成长于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一生坎坷贫苦,酸甜苦辣备尝,而于千难万难之中仍能笔耕不辍。

作者也因之下笔随身,尽写社会百态、生活见闻、动情感受,不拒雕虫小技,不失宏伟、尊严和追求及批判;书中还极多涉笔作者上下几层师生友谊关系,反映了作者敬长感恩、爱幼启学、虔诚善良、谦卑朴厚的本性和操守,体现了祖国文化传承这一重大要义;抒情、写意、记实、杂涉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五言诗(209首)
  • 秋室静静
  • 冬影
  • 调起旋风路
  • 山险愁云起
  • 意识环节宇
  • (类诗三首)
  • 问卜坎坷路
  • 天落雪花魂
  • 古城初吻日
  • 青山矗天地
  • 韩信漂泊处
  • 闲作
  • 冬深
  • 欲装千层雪
  • 茫茫无边雪
  • 梦宋女词人朱希真说
  • 新友二首
  • 孤居小酌
  • 夜三首
  • 移笔
  • 西峰寺
  • 临窗伤怀三首
  • 春野
  • 暑月夜
  • 先赞趵突泉
  • 参禅
  • 夜吟
  • 弃愤
  • 道德之说
  • 戈壁怀古
  • 思梦四首
  • 毛主席纪念堂前默祷
  • 读聊斋
  • 红杏子垒
  • 靥眠
  • 牡丹自然开
  • 奴为贵·奴役新风二首
  • 织女变迁
  • 偷闲居
  • 墅梦
  • 临窗灯影
  • 贺兰山下知青度
  • 灵武黄河渡
  • 回想乌力吉
  • 夜宿山居
  • 独处
  • 悯农
  • 打工种谷二首
  • 晚曲山宿
  • 晨行巴音街
  • 戏说师风
  • 脱稿
  • 书待印旅居巴音
  • 宿处回陆老师信息随吟
  • 夙心
  • 励盟
  • 巴音公墓记
  • 夏末
  • 看剑
  • 己丑末秋
  • 唐瓦岗英雄谢映登舞剑歌
  • 信发赵闻清老师
  • 答陆老师信述再(赴)校事
  • 接陆老师无字信息
  • 悯农五首
  • 集团掠国宝
  • 赞叹
  • 奉友
  • 巴音白玉桥边
  • 巴音雾晨
  • 左旗练笔·愧于忧怀
  • 版出嗟吁
  • 答李贺意
  • 书面世日二首·辛卯古四月二十九日
  • 为师有限二首
  • 卖书叹
  • 首发式·计开宴
  • 给王秋才
  • 师碑之歌
  • 雕虫卖
  • 晨野
  • 钟馗画
  • 美女屏
  • 神锋芒笔赞
  • 诗岁
  • 文昌塑泥像
  • 星谊
  • 歌流年
  • 给女
  • 夜立冬
  • 冬月工二首
  • 秋情二首
  • 七巧
  • 欠月赋
  • 回忆
  • 学友
  • 驼城登楼
  • 星期六
  • 吊江姐
  • 先烈颂
  • 韩英悼·歌剧《洪湖赤卫队》
  • 说诗
  • 诗论
  • 史恨
  • 楼梦二首
  • 天不灭曹
  • 赵一曼
  • 师助
  • 五书
  • 师风千古
  • 餐墨
  • 司读儿女
  • 巴音游记
  • 欠月楼
  • 路途
  • 择文
  • 师生念
  • 清平诵
  • 画议
  • 除夕
  • 归不归
  • 炊吧
  • 归醉登楼
  • 寄三姐
  • 恋情
  • 怒女
  • 项哀垂百乐
  • 冬日消瘦容
  • 勤师
  • 枝上鸟
  • 改格律
  • 希望之叹
  • 寄女短信二首
  • 星期日·十月三十日
  • 星期一·晨
  • 静日
  • 明月当空,剑吟何为
  • 戏说诗情
  • 夜色知窗冷
  • 随笔
  • 观裸舞健美舞
  • 冬不眠自由行歌
  • 明镜高堂悬
  • 乌海寻梦
  • 乔老恩德厚
  • 辩彰知您意
  • 洞中信号绝
  • 释怀
  • 不敢言谒见
  • 劝鹤
  • 说师三首
  • 情系天涯侣
  • 清明冥海域
  • 国非人欲盟
  • 风清人宇静
  • 闻书开印
  • 联弄
  • 说农二首
  • 无过
  • 答师讯
  • 书赋
  • 生涯已酌就
  • 祈祝圣开颜
  • 非山岂许深
  • 梦牵北国
  • 天愿
  • 扇诗二首相慰·近仲夏
  • 赞宋江坐骑[照夜玉狮子]
  • 修改去年扇诗·消渴纳凉竹扇解用
  • 小学生
  • 慰学生
  • 给学生作文的批语
  • 给学生姬翠翠论读史
  • 寄书于学生姬翠翠
  • 复学生仲秋书
  • 读女学生姬调伤感句而作
  • 代姬调作
  • 姬爱爱
  • 姬调《无忧鸟》评作
  • 近期末上课随感
  • 答陆老师“生活若不济……”回息
  • 妾身生得贫
  • 七言诗(299首)
  • 新春滔滔
  • 小楼夜
  • 昨夜小雨
  • 春令滔滔
  • 岁候
  • 感月深岁
  • 剩庸村庄
  • 偷闲居
  • 赋欠月楼
  • 居楼忽读陈晓旭逝
  • 思友
  • 抄抄书写
  • 新居春色
  • 独登楼赋
  • 逐梦吟月
  • 遥相呼应
  • ——得长于陆老师拟题术
  • 盼佳音切切·庚寅岁情
  • 初春·丁丑年[九七]壬寅月甲辰日[二十五日]
  • 春晕
  • 山行·九九年五月十四日
  • 再读聊斋
  • 芹汾驼驿
  • 月光曲
  • 新居初宿·辛卯秋
  • 中秋会
  • 白蛇蟒记
  • 过深山孤村
  • 车过贺兰
  • 庚寅望
  • 娘娘庙山登塔记
  • 庚寅弥念
  • 六十己丑国庆
  • 孑文(一)
  • 相片·师生照二首
  • 未效东篱
  • 面平川
  • 尽日长天
  • 辛亥革命
  • 英名盛传
  • 当年
  • 信寄三姐
  • 夏逝秋近
  • 民富国强
  • 九五年回乡
  • 流落乡间
  • 答陆老师谈民族歌舞之美
  • 答学生复述元宵未约之情
  • 答陆浩老师赞《孙悟空》一节又作
  • 墅梦欠月
  • 至巴音为出书事·辛卯二月
  • 档案馆逢同学何瑜霞·古二月十八日
  • 漫步巴音浩特
  • 信慰同学
  • 给学友吴金花二首
  • 邀张尚军同学赴《错韵集》首发仪式
  • 致女学友蒙古族宝花妹子
  • 致何瑜霞·古历三月二十九日
  • 答师讯六首·古二月九日
  • 因赠陆浩书
  • 娘娘庙山西峰寺九级塔遇刘倩·零九年
  • 得知陆老师为《错韵集》乌海行
  • 春节第一天·辛卯年
  • 机信寄思乔澍声
  • 慰人·辛卯岁正月
  • 寒窑颂·壬辰春月
  • 清明雨
  • 巴音·辛卯清明
  • 风袭韵错·辛卯初春西出
  • 致学友李秀梅
  • 《错韵集》记后
  • 待事巴音天冷·辛卯清明节
  • 旅居南梁坡·戊子冬于巴音
  • 览史
  • 史诗精魂
  • 《错韵集》自序(初拟)
  • 磨砺
  • 剑舞曲
  • 图颂
  • 瞬逢
  • 任笑司农
  • 托语师情
  • 玉兔仲秋·辛卯年
  • 左旗凭吊贺兰二首·辛卯四月
  • 情留北国
  • 拙笔争咏
  • 乌海慢
  • 乌海魂
  • 贫卷开读
  • 井蛙或忧
  • 乡村雾色
  • 流年易水
  • 野祭·辛卯清明巴音西坡
  • 辛卯冬至
  • 雕虫光阴
  • 恼村
  • 恼神
  • 黄河颂
  • 为舞台模特儿写真二首
  • 改革开放
  • 颂靖边城
  • 山河憔悴
  • 小城镇祝酒歌行
  • 看戏舞
  • 狼年远逝
  • 索句腾格里边茫
  • 除夕
  • 悯农
  • 致乔老师退休耕书
  • 丽人行·辛卯春于左旗
  • 娘娘庙山降香·零九年四月初八
  • 寄友人二首
  • 给塞外同学·辛卯至左旗
  • 议贺知章《咏柳》
  • 吟柳再议贺知章·壬辰春
  • 沙漠王酒店前等候陆老师
  • 天作和谐
  • 为儿求学
  • 师慰
  • 卖书
  • 阿盟吟
  • 复信学友王月彪
  • 致左旗水保局李方站长
  • 临窗秋思
  • 秋更深
  • 醒更愁
  • 前贤诔
  • 仿民歌
  • 白胜调
  • 谢赵闻清老师序
  • 剑慢曲
  • 寄语同学五首
  • 改词
  • 读汉书人物序
  • 驼城同学
  • 知青逢驼城
  • 驼城客韵
  • 感恩
  • 答人看命要诀
  • 读志有感
  • 春节日
  • 春日细风三首
  • 形容有愧
  • 奠先烈魂二首
  • 劝风尘
  • 三圣母
  • 封神三霄[娘娘]
  • 国门天阙
  • 姬界村考周武洞及真武大帝
  • 感慨书启无暇·壬辰夏
  • 娘娘节朝观自在菩萨
  • 归类
  • 回韵姬翠翠解叹
  • 兔夏
  • 答阿盟作家马英
  • 答友人
  • 练句
  • 诗踪二首
  • 史憾
  • 也掘诗墓
  • 庸人演义
  • 寄友
  • 复信
  • 嵩山少林题
  • 太虚青梗
  • 与陆浩
  • 张玉娘
  • 魏仲恭
  • 信女学友孟玲·慰学友
  • 以钱铸书
  • 柳知春时
  • 触柱补天
  • 三川口瘦马·辛巳年冬己亥月[2001年]
  • 收陆浩《望山》二首后作·十一月二十六日
  • 作文不老
  • 蓝天高秋
  • 赠佛生
  • 期末随感
  • 雪重吟
  • 三上姬界村
  • 开陆浩老师八字赠诗
  • 霞飞彩云天·蒙古族同学何瑜霞
  • 质疑唐诗人贺知章
  • 校稿
  • 赞蜂
  • 赠清兰小妹
  • 雪白千里
  • 忽讯佳音
  • 长梦依稀
  • 北上乌海
  • 本应忍泣
  • 迎春知暖
  • 岁首
  • 旧岁如斯
  • 无字天书
  • 虎兔相逢底情问
  • 弼日无期
  • 凡心不安
  • 远接鸿信
  • 夜深空蒙
  • 答陆老师赞蒙古族歌舞·辛卯二月初四
  • 忽传师信
  • 忽听塞外
  • 镇日无闲
  • 释忿
  • 佛会谯
  • 喜读师亲
  • 文萌乌海
  • 忽闻喜讯
  • 师恩如山
  • 答师讯
  • 情倩高格
  • 权威
  • 叹权
  • 浩歌碑首
  • 感陋文成集
  • 步过巴音玉桥小道·古历辛卯二月三十日
  • 妙句忽接
  • 去陆老师家行至巴音东关玉桥·辛卯古历三月初二
  • 寒食羁居巴音·辛卯年
  • 客居巴音南梁坡·辛卯清明
  • 叹图
  • 野祭
  • 潇潇纤洒
  • 数日无信
  • 巴音游二首
  • 北国春·辛卯春巴音待事·功课作一
  • 北国吟
  • 偃息听宣
  • 意味贺兰山
  • 巴音春寒·辛卯古历三月十九日
  • 心镜
  • 知遇一生
  • 尊师风采
  • 巴音之春二首·古辛卯三月二十三日
  • 偶咏拒怨
  • 致贺兰山
  • 朝九天玄女·四月八日
  • 念竹
  • 与陆浩说伟人毛泽东
  • 答陆浩讯问
  • 巴音恋歌·古辛卯四月
  • 感书付梓出印·巴音
  • 阿盟东涝坝观景·农历辛卯年癸巳月二十五日
  • 书成忘我时·五月初三
  • 粜斯文
  • 载笔咏歌
  • 今日未出动(卖书)
  • 《错韵集》后记归魂
  • 糊涂著书
  • 人情有形
  • 乔老
  • 寒露节·付友
  • 答老师励情
  • 往年
  • 千里
  • 叹笔
  • 年年冬寒
  • 闻琴圆姻致意
  • 才陷春风
  • 忆昔
  • 绪慰
  • 三赋余韵
  • 致姬爱爱娃
  • 答学生来讯·正月二十
  • 为姬爱爱加入文艺歌唱团
  • 答送考生
  • 答姬萌
  • 关于姬调同学不敢认领油笔的偈语
  • 梦夜作·腊月二十一
  • 山态松姿
  • 是日音乐课
  • 求医二首
  • 不知明日
  • 古城初临
  • 病入长安
  • 古都行二首
  • 杂言诗(32首)
  • 区区人生
  • 七巧夜
  • 歌乔老
  • 猎词润章
  • 拜年·正月初一八点五十五分给陆浩发信息
  • 日习文章美
  • 《痴人笔记》首诗
  • 文农
  • (诗)径新语
  • 裨文杞语
  • 汗读先章
  • 怀念
  • 世态
  • 十四韵:选美选姬银屏生光
  • 万层楼
  • 解劝令·借电视现象以作解闷
  • 打工调三首
  • 对联:愧曲歌荒
  • 对联:学中外文
  • 对联:色金通天
  • 题斗文笔
  • 对联三幅:边河归海
  • 感而无聊·初一八时五十分辰末,辛卯年春节第一天
  • 惜新景
  • 晨迎万谷
  • 情九霄
  • 挽袖撩鬓
  • 千年师碑
  • 词赋曲(110首)
  • 浪淘沙·读史惊眸
  • 菩萨蛮·立春日
  • 临江仙·茫慰千秋
  • 采桑子·民逝村风
  • 西江月·月
  • 唐多令·《错韵集·启篇赋》解村
  • 夜山行
  • 沁园春·雁鸣空啸
  • 念奴娇·怀古
  • 浪淘沙·错韵解问
  • 西江月·绵绵阴雨
  • 忆秦娥·“五·四”咏
  • 长相思·谷雨酒
  • 卜算子·野道无踪考
  • 浪淘沙·细雪初试冬
  • 西江月·喋学生涯
  • 忆秦娥·故乡遥
  • 减字木兰花·高云淡雾
  • 浪淘沙·师碑有坊
  • 西江月·摘星弄月
  • 好事近
  • 长相思二首
  • 浪淘沙·山村婚嫁宴
  • 西江月三首
  • 西江月·今世牛郎织女
  • 浪淘沙·居闲听歌颂
  • 减字木兰花·星移斗转
  • 戒严令·蒸燕窝
  • 皑皑雪,茫茫路
  • 今生误
  • 沁园春·骑车银巴路
  • 浪淘沙·落魄卖斯文
  • 叹无期
  • 犯上令·接嘲就讽
  • 知命愁
  • 岁岁情
  • 探古风
  • 解月令三首
  • 令无悔
  • 长相思·心不甘
  • 野鹤谣
  • 登楼叙·接信惆意
  • 叨叨令·命儿里
  • 别语深深
  • 入更深
  • 塞边缘
  • 忆江南慢
  • 悔无凭
  • 入村行
  • 惜别情
  • 道合民心
  • 门庭重托
  • (奴去也)
  • 二奶情怀
  • 秋风时起
  • 整不齐的思绪
  • 碎真赋
  • 谁说不是
  • 西江月·西湖三姐
  • 掩霞谁边
  • 琼瑶慢
  • 柳斜飞
  • 长相思二韵
  • 天与秋光
  • 妇思
  • 头等打工人
  • 流浪韵
  • 风妒
  • 素日累
  • 村嫂怨
  • 听琼瑶书有感
  • 疑是睡起
  • 野妞谣
  • 念奴娇·翅收漠北
  • 思念重
  • 推酒杯
  • 卜算子·沐浴乌海日
  • 长相思·塞北醉春
  • 浣溪沙·诗罪
  • 卜算子·咏梅
  • 生查子调·宋女诗人朱希真划游舫于西子外湖约会不值
  • 沁园春·客塞
  • 醉花荫·“五·四”曲
  • 鸿依·庚寅新秋接陆老师电话
  • 诵佳篇
  • 随风行
  • 读佳话
  • 居洞中
  • 忆秦娥二首
  • 诗魂
  • 念奴娇·踏车远途
  • 故岁秋
  • 讯春絮
  • 西江月·春暖陆邑
  • 杏花天·清明时节
  • 一剪梅·情绪茫茫
  • 减字木兰花·答陆浩
  • 沁园春·十里村庄
  • 星河转
  • 相怜醉·餐赊黄昏
  • 用马致远小令二首
  • 新诗(22首)
  • 鸿运·四月十七日
  • 天涯学友慰
  • 《错韵集·后记》(初拟)
  • 临近年的心绪
  • 鬼吟·悼梦
  • 尽心了——你
  • 标榜吗?和明
  • 悟爱
  • 人生地平线
  • 何处飘来
  • 八五年仲秋夜
  • 生涯曲
  • 母校
  • 师生情
  • 孑文(二)
  • 《代跋》一文
  • 贪官乐
  • 致姬爱爱《高中学生的妄语》
  • 为翠答
  • 学生就是你的成绩
  • 十年前
  • 桎梏颂
  • 散文(109篇)
  • 说捕蝎
  • 孑文(三)
  • 己丑年隆冬三写
  • 碎《碑》赋
  • 千年伊始
  • 何为《错韵》
  • 茫茫世界,匆匆人生
  • 在遥远的山坳里
  • 落魂游
  • 已经抛弃
  • 过了一个年
  • 拙境孤魂·愚人马
  • 除夕的黄昏·丁亥年
  • 零八年正月初九
  • 行于北京
  • 我是春的信使
  • 随心弄笔
  • 教法无常
  • 白云山记
  • 独上西峰
  • 回忆·与刘倩共研
  • 怜农·对季
  • 长城放思
  • 长生日月粥
  • 当新年初
  • 人生是美好的
  • 作诗
  • 衷心感谢
  • 填《错韵集》封三空(初拟)
  • 向往
  • 我们
  • 哲情之歌·五月初九作
  • 今天遇见一位老人
  • 那天
  • 哲情之花
  • 今天
  • 无名女说
  • 赞扬
  • 亲爱的陆老师
  • 孑文(四)
  • 敬爱的老师
  • 童话神话
  • 有人说
  • 整理修改
  • 当今社会
  • 那些文人大豪
  • 世态变幻
  • 真是不忍
  • 永远接受
  • 与友书信择句
  • 见雪天
  • 雨潇潇
  • 日逝月消
  • 哲学
  • 人生
  • 散句集锦·学智
  • 散句集锦·物欲与人欲
  • 散句集锦·母爱
  • 散句集锦·能力和智慧
  • 散句集锦·感情与意识
  • 散句集锦·道德与文明
  • 散句集锦·言论与社会
  • 散句集锦·女人
  • 散句集锦·心事之音
  • 习文知趣三则
  • ——给学生作文的批语
  • 致解《恼情》
  • 课小学生
  • 去姬界村随感·丁亥冬十月
  • 为教日·丁亥岁冬
  • 给学生随笔《我为何烦恼》的批语
  • 给学生作文《童年》的批语
  • 《我的家乡》的回批及改编
  • 《心情回忆》的批语及改诗
  • 《老师你错了》的回批及改诗
  • 《爸爸妈妈出去了,两只小鸟在巢里叫什么》的批语及改诗
  • 《妈妈的爱》的批语及改诗
  • 《有一个调皮的男孩子》的批语及改诗
  • 《昨天的思念》的回批及赠诗
  • 《我有一个好爸爸》的批语及复诗
  • 《爸爸你辛苦了》的批语及复诗
  • 《我对学习的体会》的批语及复诗
  • 《我家的狗》的批语及复诗
  • 《这次通考的认识》的复诗
  • 《我的小学毕业歌》的批语及复诗
  • 《我是怎样学习课程知识的》的批语及复诗
  • 《毕业,我将如何面对》的批语及复诗
  • 《无所事事》的批语及复诗
  • 《雪》的评语及复诗
  • 《我的梦》的评语
  • 姬调同学
  • 给我那可爱的学生们的留言
  • 山村的黄昏·姬界村
  • (送姬翠翠)
  • 姬翠翠———我真正的学生
  • 松树啊,巉岩啊
  • 元旦前
  • 同学们
  • 学期余记·腊月初三寒假已放
  • 记得我们
  • 姬调的爸爸
  • 回忆
  • 姬翠翠的家
  • 学期已半
  • 给学生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批语及附文
  • 附录
  • 痛悼马和明(节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