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华大学牵头,多家研究机构专家共同撰写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梳理中国科学进展及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牵头,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8家研究机构的20余名专家共同撰写。主要内容涵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及其风险评估”“气候变化直接风险”“气候变化间接风险评估”“气候变化风险与基础设施”“碳社会成本与气候变化影响估算”“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六部分,从排放风险、直接风险、间接风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角度对中国气候变化风险及应对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较全面地反应了近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风险领域的科学进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供气候变化风险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人员及国家和地方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摘要
  • 一、全球排放风险正在快速增长,并导致温升超过阈值的概率显著增长
  • 二、全球气候变化直接风险总体上随温升呈现非线性增长,气候变化风险管理亟需关注小概率高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
  • 三、气候变化的复合风险和跨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愈加突出,但对其影响和概率分布尚缺乏研究
  • 四、在缺乏全球重大减排措施的情景下,中国气候变化直接风险将显著增长
  • 五、气候变化风险的相互关联将引发级联效应和系统性风险,加剧了城市和基础设施应对风险的脆弱性
  • 六、碳社会成本被用以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综合评估模型估计的碳社会成本在30~40美元/吨二氧化碳,但不确定性较高并可能被严重低估。
  • 七、通过综合风险治理提高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核心策略
  • 八、中国应将气候安全纳入整体国家安全体系,并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积极引领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治理进程
  • 第一章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及其风险评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影响全球排放路径的关键因素
  • 一、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
  • 二、全球排放的主要驱动力指标
  • 三、部门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 第三节 影响全球排放路径的关键技术及政策
  • 一、关键减排技术的影响
  • 二、现有基础设施的排放
  • 三、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排放的影响
  • 第四节 从全球排放路径到全球温升的风险
  • 第五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气候变化直接风险
  • 第一节 气候变化直接风险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一、危险性
  • 二、脆弱性
  • 三、暴露度
  •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风险
  • 一、极端事件
  • 二、水资源
  • 三、农业
  • 四、河流洪水
  • 五、海平面上升与沿海洪涝
  • 六、生态系统
  • 第三节 中国气候变化的直接风险
  • 一、极端事件
  • 二、水资源
  • 三、农业
  • 四、河流洪水
  • 五、海平面上升与沿海洪涝
  • 六、生态系统
  • 第四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直接风险的政策与实践
  • 一、气候变化下灾害风险政策
  • 二、水资源领域
  • 三、农业
  • 四、沿海地区
  •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气候变化间接风险评估
  • 第一节 引言及核心概念
  • 一、风险现状及影响
  • 二、气候变化间接风险及其属性
  • 三、气候变化间接风险的重点领域
  • 四、气候变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第二节 气候变化间接风险的评估方法
  • 一、风险分析框架及其评估方法
  • 二、基于致灾危险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三、基于影响评估的方法:综合评估模型
  • 四、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五、风险评估的综合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一、气候变化、冰川融雪与水安全风险
  • 二、气候变化与城市安全风险
  •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贫困与移民风险
  • 四、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风险
  • 第四节 应对气候变化间接风险的政策与行动
  • 一、国际社会的意识与行动
  • 二、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协同治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气候变化风险与基础设施
  •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气候变化风险
  • 一、基础设施现状、未来需求和发展趋势
  • 二、基础设施的互联性
  • 三、气候变化风险与基础设施的关联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与风险评估
  • 一、关键基础设施
  • 二、基础设施风险评估
  • 第三节 基础设施的韧性
  • 一、韧性的定义
  • 二、韧性的度量方法
  • 三、基础设施治理——以资产管理的角度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碳社会成本与气候变化影响估算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碳社会成本的概念与政策意义
  • 第三节 碳社会成本的综合评估模型测算研究
  • 一、DICE模型
  • 二、PAGE模型
  • 三、FUND模型
  • 四、DICE、PAGE、FUND模型的比较
  • 五、IAM模型SCC测算的汇总分析
  • 六、影响SCC估算结果的重要因素
  • 七、碳社会成本估算中IAM模型的局限性
  • 第四节 碳社会成本测算中CGE模型的应用
  • 一、CGE模型方面的拓展
  • 二、CGE模型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
  • 第五节 碳社会成本相关的实证研究
  •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 二、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气候变化的其他方面影响
  • 第六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气候变化风险
  • 第二节 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气候变化风险
  • 第三节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一、基本原则
  • 二、风险管理的流程
  • 三、风险管理的途径
  • 四、风险管理的经验
  • 第四节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策略
  • 一、领域与区域协同
  • 二、提升恢复力
  • 三、综合风险治理
  • 第五节 治理气候变化风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