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千字
字数
2019-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总结墨西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角度,对墨西哥独立以来的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农民动员进行了系统考察,试图通过历史分析探讨以下问题:
在墨西哥现代化进程中,促使农民动员、组织乃至拿起武器发动革命的根本因素是什么?何种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大地产制还是小农制,更加有助于实现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较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和政治社会稳定?墨西哥的经验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有何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丛书序言
- 导言
- 第一章 “多洛雷斯呼声”及其回响
- 一、 关于农民与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史学
- 二、 18世纪后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 三、 庄园雇工、村社农民的生存危机与独立运动
- 四、 独立后庄园经济的衰退
- 五、 庄园与村社关系的变化
- 六、 小农场的发展
- 七、 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向
- 第二章 反抗“自由”
- 一、 自由派的土地改革
- 二、 索诺拉州亚基人的起义
- 三、 查尔科地区的农民运动
- 四、 南部地区的玛雅人起义
- 五、 农民运动的影响
- 第三章 革命的前奏
- 一、 中部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
- 二、 北部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
- 三、 南部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
- 四、 农民与墨西哥革命的根源
- 第四章 “许多个墨西哥、许多场革命”
- 一、 墨西哥革命是一场农民革命么?
- 二、 萨帕塔:激进的土地改革
- 三、 比利亚:未能推行的土地改革
- 四、 卡兰萨:迫于压力的土地改革
- 第五章 重建与土改
- 一、 “索诺拉王朝”初期的土地改革
- 二、 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土改步伐的减缓
- 三、 农村社会阶级关系与农民传统观念对土改的影响
- 第六章 民粹主义的高潮
- 一、 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形势和执政党内部改革派的兴起
- 二、 卡德纳斯政府的土地改革
- 三、 土地改革的效果和局限性
- 第七章 “革命已死?”
- 一、 20世纪40—60年代的农业发展战略与农民动员
- 二、 20世纪70—80年代农业政策的变化和独立农民组织的发展
- 第八章 复活的“萨帕塔”
- 一、 新自由主义的农业改革
- 二、 常设农业委员会的建立与农民组织的分裂
- 三、 独立农民组织策略的转变
- 四、 宽恕与非暴力:“蜜蜂”组织的抗议运动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