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7千字
字数
200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项飚作品,本书的主题是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力体系,特别是一个全球化的、号称“猎身”的劳动力调配系统。
内容简介
为什么印度的整体社会发展缓慢,而软件出口却独领风骚?为什么美国的IT公司不断裁人,同时又大肆引进国外雇员?基于作者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长达两年的人类学实地调查,本书指出,这些看似矛盾、远隔万里的现象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关键是IT产业里的"猎身"体系。
猎身是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全球化劳动力配置和管理体系。"劳力行"——猎身的主要行为者——把印度工人招到西方,然后按用人公司的临时需要把工人短期转手给它们;当一个项目完成之后,工人回到劳动行"坐板凳"等待下一个机会。世界各地的劳力行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的高度灵活的劳动力配置系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以全球社会为研究对象推动社会科学更加繁荣
- “走进世界·海外民族志大系”总序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
- 序一 寻找一个新世界
- 序二 一个陌生者的探险
- 致谢
- 导言 构造不确定性
- 概览:猎身在行动
- 民族化、个体化和跨国化
- 本书的结构
- 第一章 “猎身”的全球背景
- “金融民主化”与IT劳动力的“虚拟”短缺
- 人才之战争与管制之障
- 第二章 安得拉的“IT人”生产线
- “学位店”和“技能店”
- “在海得拉巴买房,在安得拉置地,在美国赚钱”
- 生产IT人成了家族生意
- 第三章 “卖身”和卖工作
- “付费工人”和海得拉巴的劳力行
- 全球猎身,印度中心
- 第四章 悉尼的“名牌劳力”生意
- “销售和开发完全是两码事”
- “只有印度人才应付得了印度人”
- 重叠的生意
- 同一屋檐,多顶帽子
- 第五章 中介链和板凳术
- 多层次圈子
- “印度人最不可靠!”
- 过度定座
- 第六章 为什么顺从?
- 劳力行和印侨社团的连锁
- 工人当上了协调人
- 工人之间:帮忙可,团结无
- 出路
- 第七章 猎身的世界体系
- 美利坚合众国:“IT人的麦加”
- 全球门户: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东
- 美国的卫星:加勒比海和拉美
- 新前沿:“你是印度人吗?”和“有人做德国梦吗?”
- 结语 全球IT业中的“印度三角”
- 附录一 记忆中的田野:印象与影像
- 附录二 旋转中的人生:被访者索引与小传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