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革命时代中国小说为样本,对现实主义进行探讨。

内容简介

“现实主义”,最初是作为一项文化变革的工具被引入中国的,但它的美学前提与它所承诺的社会使命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这本书从这一角度入手,首先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检讨了“现实主义”在中国被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其特殊的接受历史;继而,作者又以鲁迅、茅盾、叶绍钧、张天翼等作家的作品为样本,进行深入的文本阐释,关注小说叙述中种种有争议的、断裂的层面,从而揭示出作为一种“形式因素”的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渗透、变形,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独特的美学可能性。最后,书中还探讨了在一种新的集体主义话语面前,现实主义的终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言:讲述他人
  • 发生论:文学经验的生成
  • 净化论:文学交流的功效
  • 第二章 “血与泪的文学”——五四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 现实主义与文化变革的承诺
  • 探索新的文学源泉
  • 寻找新的读者
  • 第三章 鲁迅、叶绍钧与现实主义的道德阻碍
  • 鲁迅:观察的暴力
  • 叶绍钧:同情、真诚以及叙述的分化力量
  • 第四章 茅盾、张天翼以及现实主义的社会阻碍
  • 茅盾:细节的政治
  • 张天翼:作为社会使命的小说
  • 第五章 超越现实主义——大众的崛起
  • 参考文献
  • 书籍与文章
  • 杂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中国传统的确提供了一种考察艺术作品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思维框架的话,那么它是来自新儒家的 “格物” 之说。在讨论中国科技史时,它常常被引述为中国哲学中与将个体看作客观观察者的启蒙观念最为相近的学说。曾对 “以物观物” 和 “以我观物” 作出区分的哲学家邵雍,较早阐发了 “格物” 之说,在他那里这一概念的确类似于西方的唯理主义。但如果深入检讨,可以明显地发现,邵雍不是将物质世界当做是分析性观察的对象,而是以一种冥想的方式将其纳入了自我教养的过程当中:观物 “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 在外部世界的客体当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