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对于人格和自我的讨论出发,就宗教神学、政治神学、费尔巴哈理论、马克思等学者及学派关于人和人格的论述进行讨论,分析其异同点,进而找出自我理论发展的线索及路程。

内容简介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

本书观点鲜明,线索清晰,理论跨度大,对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编委会
  • 总序
  • 致谢
  • 导言
  • 一、政治和宗教中的自我
  • 二、关于人格的争论
  • 三、语境和意义
  • 第一章 唯心主义的终结:从虚无主义到实证哲学
  • 一、泛神论的争论
  • 二、唯心主义中的宗教和自我的知识
  • 三、黑格尔思辨神学的回归
  • 四、虔诚派与正统派对黑格尔的攻击
  • 五、思辨的有神论者
  • 六、谢林的实证哲学
  • 第二章 至上的君主与复辟的政治神学
  • 一、世俗化和政治话语
  • 二、个人主义和复辟政治学
  • 三、黑格尔基督教观念的世俗化
  • 四、19世纪30年代反黑格尔主义的政治学: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与实证的国家哲学
  • 第三章 费尔巴哈和基督教市民社会
  • 一、费尔巴哈早期的黑格尔主义
  • 二、不朽与个人上帝
  • 三、费尔巴哈对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批判
  • 四、人格之宗教—哲学论辩的终结
  • 第四章 人格的社会和政治话语:1835~1840
  • 一、斯特劳斯争论与黑格尔右派的缺陷
  • 二、黑格尔左派的谴责与激进化
  • 三、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和社会问题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基督教
  • 五、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 六、爱德华·甘斯与圣西门的黑格尔化
  • 第五章 泛神论、社会问题以及第三时代
  • 一、泛神论与社会预言
  • 二、契希考夫斯基:知觉论与唯心论
  • 三、海涅的世俗上帝的民主
  • 四、赫斯-斯宾诺莎式的共产主义
  • 五、费尔巴哈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吗
  • 六、新教及其病态的世俗化
  • 七、基督教市民社会的克服
  • 八、费尔巴哈的政治学
  • 第六章 卢格:激进的民主和人格的政治(1838~1843)
  • 一、美学与共和主义
  • 二、普鲁士的忠诚和批判精神
  • 三、卢格对人格主义的批判:从浪漫主义到黑格尔
  • 四、私有和公有、基督徒和人道主义者
  • 五、卢格的人文主义共和
  • 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从社会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
  • 一、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原子论和神学智慧
  • 二、从原子论到普鲁士的个人主义:马克思的哲学新闻事业
  • 三、走向费尔巴哈和社会主义
  • 四、马克思反对黑格尔
  • 五、从神学转向自由主义又回到神学
  • 结语
  • 索引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