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入手,通过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法,勘破“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

内容简介

民间故事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嫁接、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

在故事中,英雄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离开家乡时需要哪些装备、神奇助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叛徒为什么总是英雄的叔父、误会为什么总是不能避免,所有情节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或套路,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特定功能相互制约的结果。

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生长的,貌似无序的生长中,总是有一些配置、结局。

特定的难题,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方式。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玩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法
  • 一、什么是共时研究?
  • 二、什么是形态研究?
  • 三、什么是故事形态学?
  • 四、什么是口头程式理论?
  • 五、共时研究为什么排斥综合研究?
  • 六、结语: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关系
  • 第一章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
  • 一、故事的封闭特征
  • 二、故事结局:稳定的游戏目标
  • 三、故事的最简结构
  • 四、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设置
  • 五、在初始条件与既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
  • 六、游戏设置的通则与特则
  • 七、打破常规,促成转折
  • 八、结语:理解故事的10个要点
  • 第二章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 一、团圆之趣
  • 二、不团圆无趣
  • 三、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大团圆的批判
  • 四、没有国民性,只有世俗性
  • 五、作为游戏终点的元结局
  • 六、结语: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
  • 第三章 民间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 一、同题故事及其节点
  • 二、节点的省略与遗失
  • 三、附着性母题的自由度
  • 四、故事节点的具体展开
  • 五、偏离节点的后果
  • 六、功能项是最小公倍数,节点是最大公约数
  • 第四章 民间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
  • 一、信息空白造成情节缺失
  • 二、缺失形成紧张,补接无序生长
  • 三、故事生命树的枝端模型
  • 四、生命树主流枝干的竞择标准
  • 五、竞择标准的作用机制
  • 六、结语:节点之间一定存在最优路径
  • 第五章 史诗可持续生长机制与叠加单元
  • 一、中国现存史诗的演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 二、史诗演述初始条件的设定
  • 三、史诗结构的可持续生长机制
  • 四、回到原点:叠加单元的运算法则
  • 五、叠加单元与相关结构理论的辨析
  • 六、选择《罗摩衍那》的理由
  • 七、《战斗篇》的情节基干
  • 八、《战斗篇》叠加单元的一个特例
  • 九、《战斗篇》全部叠加单元
  • 十、《战斗篇》的结构模型
  • 十一、以叠加单元解释史诗演述诸问题
  • 十二、解释力的延伸:古典小说中的叠加单元
  • 第六章 史诗英雄塑造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一、英雄史诗与武侠小说的相似性
  • 二、史诗英雄与小说英雄的叙事要素及功能
  • 三、节外生枝的民间趣味
  • 四、旧瓶装新酒,老地方的新故事
  • 第七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善恶对照模式
  • 一、两种土壤种出的两种人生
  • 二、质朴人性与机巧人性的对照
  • 三、不同历史记忆的对照
  • 四、兄弟对照模式的有限变异
  • 第八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杀嫂”模式
  • 一、亲近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
  • 二、美貌佳人,惹祸的根苗
  • 三、英雄犯错,“好酒”是“好色”的替代品
  • 四、从“结义杀家”到“英雄杀嫂”的演进
  • 五、“结婚”与“结义”的抉择
  • 六、从“投名状”到“杀嫂仪式”
  • 七、金庸对杀嫂故事的借用
  • 八、传统主题在小说中的延续
  • 九、有限变异:金庸的叙事改良
  • 第九章 五行思维下的唐代月宫意象
  • 一、唐诗五行思维与月神西金属性
  • 二、唐玄宗梦游月宫之景象
  • 三、诗人想象之月宫要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