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哲学小品文。

内容简介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动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最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高等教育内部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平滑
  • 平滑的身体
  • 平滑美学
  • 数字化之美
  • 遮蔽美学
  • 创伤美学
  • 灾难美学
  • 美的理想
  • 美即真理
  • 美的政治
  • 色情戏剧
  • 停留于美
  • 回忆之美
  • 在美中生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欲是与美、与真理的表象紧密相连的。这将爱欲和喜欢(Gefallen)区别开来。海德格尔或许会说,被喜欢、点赞所主导的时代是抛弃了爱欲、失去了美的时代。美作为真理事件具有生成性、创造性,甚至诗性。美供人欣赏,这种给予就是美。美指的不是作为产物的作品,而是指真理的耀现,美也超越了无关利益的快感。需要强调的是,审美是无法接触到美的。美作为真理的耀现,因为隐藏于现象之后而不可见。柏拉图也认为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忽略美的形态,这样才能看到美本身。今天,美的庄严性已被抽空。美不再是真理事件,不再有存在论上的差异,也不再受爱神的保护,可以免遭消费性的侵害。它仅仅是一个存在者,理所当然地呈现着自己,表明自己在场,只被视为讨人喜欢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时代,美正在被消费所主导与充斥着。在本书中,韩炳哲洞察性的指出了如今社会美的危机性,“美被磨平,变成了被喜欢,被点赞的对象,成了随意和舒适的代名词。” 因此,韩炳哲在本书中极力探讨美的消逝和救赎问题。(本书可以与《爱欲之死》和《他者的消逝》一起读。)韩炳哲先从平滑一次引入,当今社会是平滑充斥的社会,平滑的世界是一个供人享乐拥有绝对积极性的世界,它排斥了消极与否定。回想一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正在被网络、流媒体包围着,点赞,刷礼物,求认同的现象无处不在,节假日会象征性的去所谓 “艺术的殿堂” 的博物馆去陶冶我们自认为的美与情操。但我们是否真正接近了美,是否真正认清了自己,一味的沉浸在自我之中,连点赞都是一种同质性的问题,就像韩炳哲在《他者的消逝》中的精彩言论:“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期待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的未曾遭遇。” 这就是新自由主义的生产与资本的逻辑,消费时代下一切都在于当下以及具有易逝性的社会现实。平滑的积极性加快了信息、交际与资本间的循环。另外,在本书中韩炳哲还对比情色 / 色情、感觉 / 情绪情感、自然美 / 数字之美等来言说当今社会美的消逝。我们看似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和追寻,但回过头来却发现我们处于巨大空虚之中,一直在和自己进行着抗争,我们真的有静下来来看待这个世界吗?我们有在他者的世界中不断回看自我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是什么?

        美是自由的象征。—— 高尔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