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赵鼎新代表作,打破传统的春秋战国二分法,建立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学新模型,是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何在?奠定于何时?

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赵鼎新以社会学的方法切入中国历史研究,从五百年的东周纷乱历史中,提炼出此后两千年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试图回答: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本书堪称当代历史研究中罕见的具有大历史视野的著作,拣选的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注目的却是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性格和社会结构,并由此推断儒法国家产生的渊源与性质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作者以形塑中国历史模型的关键时期——东周至西汉前叶为研究对象,分析此一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爆发的战争如何驱动国家集权化进程,此后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郡县制、科层制、强国家等特征,皆起源于这个关键时期。

在东周的尽头,一个儒法帝国冉冉升起,至今仍然笼罩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序
  • 第一章 引论
  • 第二章 本书论点的进一步阐述
  • 第三章 相关研究回顾
  • 第四章 本书的理论及其渊源
  • 第五章 西周体制及其衰落
  • 第六章 东周历史的分期
  • 第七章 霸主期
  • 四大战争区域的形成与归一
  • 效率驱动型文化的兴起
  • 郡县制的产生
  • 二级封建化
  • 第八章 转型期
  • 封建危机
  • 封建危机对战争的掣肘
  • 晋、楚弭兵
  • 霸主时代的终结
  • 晋国公室的式微与科层制国家的兴起
  • 战争驱动型改革
  • 第九章 全民战争期
  • 诸子百家的兴起
  • 中国哲学的局限
  • 法家改革
  • 东方专制主义的问题
  • 经济权力的兴衰
  • 全民战争和秦帝国的崛起
  • 第十章 儒法国家的形成
  • 秦朝的覆灭
  • 西汉初年的历史演变
  • 儒法国家的形成
  • 第十一章 中国历史的模式
  • 附录一 本书对东周时期战争信息的计量方法
  • 附录二 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 比较历史学方法的弱点
  • 运用国际关系理论的误区
  • 从方法局限到经验偏差
  • 其他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书了解儒家学派的发展史

    作为现代中国人,对于儒学有种非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它是中国绵延文化的代表,它主张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我们现代中国人行为的准则;但另一方面,它的糟粕之处也很多,它的存在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受屈辱的原因之一。但是本书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那就是为什么儒学能够绵延两千多年,无论王朝的迭代,统治阶层都会与儒家学派合作,并且为其站台。按照本书理论,儒学基于中国,就如同基督教之于西方;中国官员是牧师与管理者有机统一。因为儒家不仅仅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也从各个角度规范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为规范以及世俗伦理。它大大降低了统治者的统治难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惊喜的好书

      《东周战国与儒法国家诞生》—— 赵鼎新和顾老师推荐的西嶋定生的秦汉帝国比较细致很多思辨过程很精彩还是中国人更懂中国人年底了算是今年很惊喜的一本书了相对长期稳定之前基本都会有剧烈的战争书里提到的全民战争时期的七国和全球殖民后的西欧一战之前太像了战争机器隆隆作响法家改革先在魏国后在秦国之前都说是秦贵族太弱书里观点是地缘魏国四面受敌类似拿破仑时期法国法家一统江山比较牛逼到了统治就不会了按苏力说的从中国农耕文明自发生成的儒学经过董的改造天道概念三纲五常的意识形态彻底找到了统治大国的好办法抛开近代类似孙对三纲五常的反感现在看还是很受用的仁义礼智信啥时候能过时中国一直打压商人商人崛起会严重压迫农民导致社会动荡国家统治 商人 农民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三角中国古代史就像这个三角一直在旋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儒法争雄与动员战争

        进入春秋时代,传统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次级封建主的崛起,逐渐成为各国内政外交的主导因素。进行战争扩张领土分封给次级封建主,而他们则在领土范围内推行反次级封建主的科层制,防止自身利益再次被瓜分。而科层制专业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得国家有更多的力量进行战争动员,以进一步扩展整个国家和次级封建主的利益。战争与科层制互相推动着彼此迅速发展。在次级封建主上位成为新政权,或者国家力量拥有了对封建贵族的绝对优势后。各国完成了内部统一,推行法家的绝对集权,严密科层制管理,最大限度的汲取力量进行战争。与此同时,在长期战争中,比其他诸侯国更率先摆脱周朝宗法制度的束缚,将效率驱动型行为和文化在本国的发展。并且地处中国的外围,从而只在较少的方向上受到敌国的威胁的国家 —— 秦,齐,魏,楚逐渐成为天下纷争的最后选手。最终秦国战胜诸国统一天下,法家思想,科层制演化出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大放光彩,成为此后两千年来的政治基础。但 “秦国在统一中国之后对它囊括天下的组织能力的有效性以及它在全民战争时期发展出来的一套严酷的统治手段过于自信。” 这使得法家思想在此后受到质疑,从此处于 “在朝隐” 的地位。另一个在春秋战国诞生,但脱离当时环境的学说 —— 儒家,脱颖而出。既成为了政权合法性,也成为制约权力特别是皇权的一件思想枷锁。儒表法内,“霸王道杂之” 成为此后两千年政治的实质内涵。而这一切的来源都可以归结于东周战争的进行,催生出的科层制、法家、儒家思想,以及秦朝灭亡所导致的政治与思想变革重组。这样对东周历史的解释,是一次非常有挑战性的思考。不能说尽善尽美,但确实能带来对东周列国战争,次级贵族崛起的重新思考。不是简单的谋权篡位,更不单单是利益分配不均,血缘稀薄所导致的纷争。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