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从语言到文化,这是关于人类如何创造历史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

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进步与毁灭……

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同时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全人类的文化宇宙。

作者充满洞见性地将独立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阐明了人类创造和交流的独特能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文化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星群则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属于不同星群的人类共同演绎着一出宏大戏剧。

本书探索了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产生的涟漪效应,你将了解,地理特点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马镫和裤子的发明如何左右了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如何推动了哥伦布的远航?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国农民的生活?本书追求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叙述模式,在其中,“每一个我”都是塑造当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部分 工具、语言、环境
  • 1.人类走上世界舞台
  • 工具
  • 2.语言开启人类历史
  • 3.文明在地理中孕育
  • 大河流域文明
  • 草原游牧文明
  • 4.贸易织就社会网络
  • 中部世界
  • 地中海世界
  • 季风世界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5.信仰体系的诞生
  • 中国
  • 印度
  • 波斯
  • 新月地带
  • 希腊
  • 第二部分 同一个地球,很多个世界
  • 6.国家的5M要素:通信、数学、军事力量、金钱、管理
  • 7.超级帝国走上历史舞台
  • 波斯
  • 希腊
  • 印度
  • 中国
  • 罗马
  • 8.文明的中间地带
  • 丝绸之路
  • 香料之路
  • 9.不同世界的碰撞交融
  • 罗马
  • 达鲁伊斯兰
  • 同一时期的中国
  • 10.世界历史单子
  • 中国
  • 印度次大陆
  • 伊斯兰世界
  • 欧洲
  • 美洲
  • 第三部分 世界沙盘的倾斜
  • 11.走出北方
  • 罗斯人与突厥人
  • 12.崛起的欧洲
  • 基督王国
  • 13.游牧民族最后的吼声
  • 蒙古浩劫与欧洲
  • 14.欧洲与十字军东渐
  • 发明创造
  • 大学
  • “欧洲”的概念
  • 15.复兴叙事
  • 罗斯的重生
  • 中国:前程原在历史中
  • 中部世界:宿命的接续
  • 16.进步叙事
  • 新教思想萌芽
  • 科学的兴起
  • 第四部分 翻过历史的折页
  • 1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新大陆元年
  • 土著人大灭绝
  • 欧洲的叙事
  • 18.连锁反应
  • 白银
  • 英格兰与荷兰
  • 企业公司
  • 银行
  • 19.发现新大陆后的世界
  • 殖民地竞赛
  • 非洲
  • 20.失稳的中心
  • 白银与茶叶
  • 21.被困的中部世界
  • 印度
  • 22.涟漪效应
  • 第五部分 进入机器时代
  • 23.技术发明大爆炸
  • 商用发明
  •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机器
  • 24.我们的机器,我们自己
  • 机器的隐喻
  • 意识形态
  • 中产阶级
  • 个人
  • 性别与机器文化
  • 25.机器时代的社会星群
  • 马克思主义
  • 从马克思主义到马列主义
  • 从马列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 中部世界的机器
  • 26.帝国与民族国家
  • 民族主义
  • 北美
  • 27.战争中的世界
  • 第六部分 奇点的三个侧面
  • 28.超越民族国家
  • 冷战
  • 超越冷战
  • 跨国公司
  • 29.数字时代
  • 30.环境
  • 31.全局图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