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有哲人说,谁会讲故事谁就能赢得受众,谁就会拥有话语权。历史和现实都说明,政治家深谙本国历史文化,洞察世界文明潮流,善于通俗易懂地向本国人民和外国朋友讲述治国理念,为公众所理解和认同,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舵手,引领国家冲过激流险滩,驶向胜利的彼岸……”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底蕴,成为他领导风格的一大鲜明特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用故事讲述治理之道
  • 对内篇
  • 一、廉政故事:“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 四知拒金
  • 要言妙道
  • 反腐没有“纸牌屋”
  • 民之脂膏
  • 霸王别姬
  • 三命而俯
  • 二世而亡
  • 亡国之音
  •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
  • 上行下效
  • 三不欺
  • 民心所向
  • 黄炎培之问
  • 去民之患
  •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 二、品格故事:“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 半条棉被
  • 康熙不取灵芝
  • 为政先修身
  • 不贪一时之功
  • 老师们的人间大爱
  • 政治家的抱负
  • “把泪焦桐成雨”
  • 身影与声音
  • 信仰的力量
  • “就是讨饭了也要救他”
  • 谷文昌的“潜绩”
  • 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 滴水穿石
  • 中国的土地浸透他们的热血
  • 三、励志故事:“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 “像牛一样劳动”
  • “精忠报国”
  • 30里借书
  • 中国科技为什么落伍
  • 时间都去哪儿了
  • 英雄出少年
  • 革命的青春
  • 跟上时代
  • 学而有思
  • 学懂学通原著
  • 寻乌调查
  • 114个字的碑文
  • 看100遍《共产党宣言》
  • 治学三境界
  • 不悲观不等待
  • 浪子回头
  • 四、治理故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 国产手机逆袭
  • “准备吃亏”
  • 中国奇迹
  •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 柳青蹲点皇甫村
  • “地府”来了
  • 制度成熟需要时间
  • 纪律不能是一纸空文
  • 文学中国
  • 错失两百年
  • 张之洞的感叹
  • 争戴“贫困帽”
  • “你是中国人吗”
  • “和”才能“合”
  • 造好“两座山”
  • 驴马理论
  • 天子守国门
  • 木桶理论
  • 地瓜理论
  • 阿根廷为什么失去冠军
  • 用人如器
  • 五百金买马骨
  • 尊老为大德
  • 对外篇
  • 一、人民友好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 “伟大的兄弟”
  • “金玉良缘”
  • “中华通惠总局”的百年往事
  • 秘鲁两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唱革命歌曲的自由战士
  • “非爱不可”妈妈团体
  • 不忘马克林教授
  • 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
  • 义乌的阿拉伯餐馆
  • 半个世纪寻母
  • 献给中国朋友的“熊猫血”
  • 包揽金牌的滋味
  • 中国小两口的非洲蜜月
  • 二、国家交往故事:“礼之用,和为贵”
  • 丝路上的中伊友谊
  • 小平纪念碑
  • “巴铁”到底有多铁
  • 牛顿力学
  • “河有源泉水才深”
  • 友谊铸就的坦赞铁路
  • 马斯卡廷市赠送的“金钥匙”
  • 三、文化融通故事:“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来自捷克的小鼹鼠
  • 新加坡大学生看中国
  • 寻找莎士比亚
  • 来一杯海明威的“莫希托”
  • 白马驮经与玄奘西行
  • 泰戈尔的中国故乡
  • 法门寺的琉璃器
  • 丝路上的中西交流史
  • 苏西洛写歌
  • 冼星海大道
  • 四、历史情感故事:“万里尚为邻”
  • 新加坡的郑和宝船
  • 中美的“友好往事”
  • 抗日战场上的“外国八路”
  • 集中营里的元帅女儿
  • 照亮黑暗的人道之光
  • 巴西的“中国茶缘”
  • 五、亲历的故事:不变的“初心”
  • “最忆是杭州”
  • 梁家河的变化
  • 瀛台夜话
  • APEC蓝
  • 心中的鼓岭
  • 后记 当好中国故事“主讲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