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研究唐代制诰文如何生成、在三省间如何传播,以及制诰文本身的文学和文章学。

内容简介

制诰,就是王言,即以皇帝名义发表的官方文书或行政命令,它代表君主的意志,是历朝历代皇权帝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时代。

制诰作为重要的官方文书,是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文学等相关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绪言
  • 一、关于制诰的历史
  • 二、唐代制诰的研究史简述
  • 第一章 中书舍人与制诰草拟
  • 第一节 中书省的历史和职能
  • 一、中书令的历史和职能
  • 二、中书侍郎的历史和职能
  • 三、中书舍人的历史和职能
  • 小结
  • 第二节 中书舍人与制诰起草
  • 一、草拟制诰的意义
  • 二、中书舍人的素质
  • 第三节 中书舍人的来源
  • 一、家族渊源
  • 二、推荐
  • 三、他官迁
  • 第四节 中书舍人起草制诰的方法
  • 一、按典故起草进画
  • 二、制诰在紧急情况下的草拟两例
  • 三、中书舍人的工作制度
  • 第五节 中书舍人人员统计
  • 第二章 翰林学士与制诰草拟
  • 第一节 翰林学士的出现
  • 一、翰林学士出现的时间
  • 二、翰林学士的成员
  • 三、翰林学士出现的原因
  • 四、翰林学士的职掌
  • 第二节 翰林学士的素质和工作制度
  • 一、翰林学士的素质
  • 二、翰林学士的宿直
  • 三、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等制诰草拟者的草诏心态
  • 第三节 翰林学士对制诰的草拟
  • 一、翰林学士草诏的范围
  • 二、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分掌内外制的情况和发展
  • 第三章 唐代制诰在三省间运行
  • 第一节 唐代制诰的运作程序综论
  • 一、唐初的政治体制
  • 二、唐后期的中枢政治体制
  • 三、唐代政治中枢的变化和制诰运行制度的关系
  • 第二节 制诰的草拟机构
  • 一、中书省在制诰文书中的职能和体现
  • 二、其他情况
  • 第三节 制诰的封驳阶段和尚书省执行阶段
  • 一、门下省在制诰运行中的表现
  • 二、尚书省在制诰的运行中的地位
  • 第四节 唐代三省在制诰文书中的体现和唐代制诰文书公式令
  • 一、贞观十五年诏书和贞观诏授公式令
  • 二、开元制授实物和开元公式令
  • 三、关于三省在制诰文书中位置的几点说明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制诰与唐代文学关系的若干问题
  • 第一节 制诰文的文学性
  • 一、用典
  • 二、声律辞采
  • 三、对偶句式
  • 四、避讳
  • 第二节 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与唐代文学的若干关系
  • 一、文士身份
  • 二、生活和诗文创作以及与其他文人的文学交往
  • 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和推荐文学之士
  • 四、制诰
  • 第三节 制诰大家研究
  • 一、燕许大手笔
  • 二、陆贽《翰苑集》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制诰的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总论
  • 一、中书门下的制敕甲库
  • 二、草拟者结集和自藏
  • 第二节 唐代制诰的著录和保存方式
  • 一、帝王文集
  • 二、唐人的制诰集
  • 三、唐人别集
  • 四、编入总集
  • 第三节 《唐大诏令集》与唐代制诰文献研究
  • 一、《唐大诏令集》的编纂者和编纂时间
  • 二、《唐大诏令集》的著录和存佚
  • 三、《唐大诏令集》的分类及史料价值
  • 四、《唐大诏令集》的文献学价值
  • 五、《唐大诏令集》的整理和唐代诏令的补遗情况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