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部内容丰富的戏剧史著作,让我们清晰完整地了解到莎士比亚和他伟大的作品如何远隔重洋、跨越了400年时空,走进中国人的心中。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人的莎士比亚接受史)》是为纪念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日本学者濑户宏关于中国近代戏剧史的著作《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中文版。介绍了1840年代以来中国人对莎士比亚及莎剧接受并喜爱的历史,在附章介绍莎士比亚在日本的接受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中国的莎士比亚接受简史
- Ⅰ 第一阶段1
- Ⅱ 第二阶段2
- Ⅱ 第二阶段3
- Ⅱ 第二阶段4
- Ⅱ 第二阶段5
- Ⅱ 第二阶段6
- Ⅱ 第二阶段7
- Ⅱ 第二阶段8
- Ⅲ 第三阶段9
- Ⅲ 第三阶段10
- 第一章 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黎明
- Ⅰ “莎士比亚”传入中国的黎明
- Ⅱ 《澥外奇谭》和《吟边燕语》:古典小说化的莎士比亚
- Ⅲ 《女律师》:最早上演的中文“莎剧”
- Ⅳ 《肉券》:早期大规模的莎剧公演
- 第二章 林纾的莎士比亚观
- Ⅰ 林纾:莎翁翻译的先行者
- Ⅱ 《吟边燕语》的出版前后
- Ⅲ 林纾《吟边燕语》翻译的疑问
- Ⅳ 《新青年》制造的林纾“冤案”
- Ⅴ 樽本照雄为林纾的辩护
- 第三章 戏剧协社《威尼斯商人》(1930)的公演
- Ⅰ 清末到民国的《威尼斯》接受概况
- Ⅱ 为何引进《威尼斯商人》
- Ⅲ 意想不到的社会关注
- Ⅳ 一次相当进步的公演
- Ⅴ 一波三折的后续演出
- Ⅵ 中国观众为何钟爱《威尼斯》
- Ⅶ 中日接受《威尼斯》的区别
- 第四章 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罗蜜欧与朱丽叶》的公演(1937)
- Ⅰ 《罗密欧与朱丽叶》如何进入中国
- Ⅱ 左翼戏剧运动与业余剧人协会
- Ⅲ 业余实验剧团的建立
- Ⅳ 星光熠熠的《罗蜜欧》
- Ⅴ 演出实际并不理想
- 第五章 国立剧专的莎剧演出第一次公演《威尼斯商人》(1937)
- Ⅰ 国立剧专的筹备
- Ⅱ 国立剧专的课程内容
- Ⅲ 十四年内多次上演莎剧
- Ⅳ 剧专对莎剧的特别重视
- 第六章 国立剧专的《哈姆雷特》公演(1942)
- Ⅰ 背景:从《哈孟雷特》到《哈姆雷特》
- Ⅱ 极为成功的第五次毕业公演
- Ⅲ 公演意图:让中国认识《哈姆雷特》
- Ⅳ 两极评价的重庆公演
- Ⅴ 梁实秋译本的特征和缺陷
- 第七章 中国戏曲编演的莎剧昆剧《血手记》(1986)和越剧《第十二夜》(1986)
- Ⅰ 中国戏曲改编的莎剧
- Ⅱ 昆剧《血手记》:昆味的《麦克白》
- Ⅲ 越剧《第十二夜》:莎味为主,越味辅之
- Ⅳ 戏曲改编莎剧:“中国化”还是“西方化”
- 第八章 中国先锋戏剧中的莎剧戏剧工作室的《哈姆莱特》(1990)
- Ⅰ 林兆华与北京人艺
- Ⅱ 戏剧工作室版《哈姆莱特》
- Ⅲ 名角云集的《哈姆莱特》排练
- Ⅳ 《哈姆莱特》与中国先锋戏剧
- 第九章 中国国家话剧院《理查三世》公演(2012)
- Ⅰ 《理查三世》在中国的接受情况
- Ⅱ 中国国家话剧院《理查三世》公演
- Ⅲ 王晓鹰:莎士比亚与中国的结合
- Ⅳ 对人物形象的深挖和戏剧的诗化
- Ⅴ 戏曲演绎莎剧和“用戏曲的技法”演绎莎剧
- 附章 日本的莎士比亚接受简史
- Ⅰ 第一阶段明治维新至1911年前后
- Ⅱ 第二阶段上战前:1912年至1945年
- Ⅲ 第二阶段下战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 Ⅳ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 Ⅴ 日本传统戏剧中的莎剧演出
- 参考文献
- 日文版后记
- 中文版后记
- 附录一 中国莎剧接受史年表
- 附录二 莎士比亚经典作品台词集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