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湘潭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和改革论坛的智慧结晶。

内容简介

全书紧扣时代命题,聚焦中国问题,深入讨论了当前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各种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全书共分四编:

第一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理论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着力于提升现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的水平。

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深入考察,旨在回应实践需求,促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发展。

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解决现有制度保障机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发展进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编委会
  • 总序
  • 提高站位 拓宽视野 开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新篇章
  • 第一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 机制的理论检视
  • 专题一 现代调解制度之重塑——以社会契约理论和数字正义理论为基础
  • 一、以社会契约理论塑造现代调解制度的原因
  • 二、在调解程序中如何达成契约:论商谈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 三、数字正义理论塑造未来调解制度
  • 四、结论
  • 专题二 “国家与社会”视角下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多元模式
  • 引言
  • 一、纠纷及延伸背景
  • 二、农村纠纷的多元性
  • 三、农村纠纷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 四、国家—社会关系下的纠纷解决模式
  • 结语
  • 专题三 博弈论视角下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逻辑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利益博弈
  • 三、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逻辑
  • 结语
  • 专题四 家事纠纷法官调解的行为偏差与价值矫正
  • 一、乱象纷呈:家事法官诉讼调解的类型化偏差与溯源
  • 二、先决问题:家事纠纷调解的功能与理念定位
  • 三、完善之策:保障法官调解家事纠纷结果有效性的要素介入
  • 结语
  • 专题五 “裁判式调解”的现象透视与“事清责明”的多元化标准
  • 引言
  • 一、现象透视:从“裁判式调解”看“事清责明”调解标准的回归
  • 二、理论探析:“事清责明”作为调解标准的必要性和多元性
  • 三、目标定位:以“事清责明”的多元化标准,作诉讼调解的程序分流
  • 结语
  • 专题六 西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离婚调解
  • 一、现代离婚调解及其背景
  • 二、西方女性主义对离婚调解的态度发展脉络
  • 三、女性主义对离婚调解检讨的几个重要问题
  • 四、对我国现代离婚调解的启示
  • 专题七 当代中国纠纷解决中的“新传统”和“旧传统”
  • 一、调解“新传统”中的国家性
  • 二、调解“新传统”中的自愿性
  • 三、调解中的“新传统”和“旧传统”
  • 专题八 立案登记制背景下多元解纷的“泛人民调解化”批判
  • 一、“多元”变“一元”:非诉解纷“泛人民调解化”现象揭秘
  • 二、“垄断”生“泡沫”:多元解纷“泛人民调解化”现象的根源及弊端
  • 三、循其名探其宗:纠纷多元调解的类型化梳理及功能区分
  • 四、复归真多元:非诉调解协同发展的实践完善及路径探索
  • 结语
  • 专题九 乡土法庭调解的四个维度
  • 引言
  • 一、对乡土法庭调解四个维度的分析
  • 二、当前乡土社会法庭调解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完善我国乡土社会法庭调解制度的建议
  • 结语
  • 第二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
  • 专题十 家事审判实践的运作样态与改革进路:以A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 引言
  • 一、试点探析: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样本
  • 二、历史演变:对A县人民法院1977—2016年审结的离婚案件的调查统计情况
  • 三、比较分析:改革样本与实践运行样本的“不相一致”
  • 四、功能实现: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路径
  • 结语
  • 专题十一 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改革实践:以W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 一、家事纠纷的特殊性
  • 二、传统家事纠纷解决模式的不足
  • 三、多元化解机制在家事纠纷解决中的优势分析
  • 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之基本路径探索——以武城实践为背景展开
  • 结语
  • 专题十二 刑事和解制度实证研究:以S县人民法院2012—2016年审结的故意伤害案件为样本
  • 一、S县人民法院审结的故意伤害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基本情况
  • 二、故意伤害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的必要性分析
  • 三、故意伤害案件在适用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 四、以故意伤害案件为视角谈论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 结语
  • 专题十三 公证与诉讼对接:以“厦门模式”为样本
  • 引言
  • 一、“厦门模式”的源起与理念
  • 二、整体设计与具体落实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其他创新设想
  • 结语
  • 专题十四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风险与防控:以525则司法案例为样本
  • 引言
  •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行运行框架
  •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风险与防控
  •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缺漏与填补
  • 结语
  • 第三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
  • 专题十五 ADR视阈下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之重构
  • 引言
  • 一、检视: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的现实样态
  • 二、探赜: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全面收紧的成因分析
  • 三、求索: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的理性思辨
  • 四、重构:适度执行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完善路径
  • 结语
  • 专题十六 强制调解程序的必要证成及制度构建
  • 一、有关“强制调解”的意涵厘定:基于三个概念的对比分析
  • 二、有关“强制调解”的生成分析:基于三重维度的必要证成
  • 三、有关“强制调解”的域外考察:基于四种特质的通识借鉴
  • 四、有关“强制调解”的制度建构:基于三项机制的程序设计
  • 专题十七 我国调解前置程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 一、调解前置程序的改革现状
  • 二、调解前置程序改革遭遇困境的原因
  • 三、调解前置程序改革的法理依据
  • 四、应对调解前置程序改革困境的具体措施
  • 专题十八 法院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之构建
  • 引言
  • 一、检视:民事案件分流困境
  • 二、辩理: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理念的确立
  • 三、定位:建构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以实现多元化解纠纷
  • 四、立制:规范先行调解信息化运行的流程设计
  • 结语
  • 专题十九 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践反思与完善
  • 一、无争议事实记载的理论与实践争议
  • 二、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证反思
  • 三、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 专题二十 论仲裁协议妨诉效果的调查方式
  • 引言
  • 一、现状及分析
  • 二、问题解决方案的域外视野
  • 三、问题解决——仲裁协议存否以当事人主张为主
  • 结语
  • 第四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 专题二十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研究
  • 引言
  • 一、“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审判面临的困境和在线解决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二、“一带一路”纠纷在线解决的现实困境
  •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成因分析
  • 四、“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的制度化构建
  • 结语
  • 专题二十二 发展“一带一路”商事调解:方向与路径
  • 一、时代背景:“一带一路”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亟待改善
  • 二、理念规则:以丝绸之路精神为塑造指引
  • 三、路径选择: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方向指引
  • 专题二十三 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的方案选择和发展趋势
  • 一、问题的提出: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
  • 二、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现状分析
  • 三、律师调解机制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
  • 结语
  • 专题二十四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律师主持调解的一个制度走向
  • 引言
  • 一、价值定位:律师主持调解的必要性分析
  • 二、两种支撑:律师主持调解的可行性论证
  • 三、模式架构:“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宏观设想
  • 四、机制建构:“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微观设计
  • 结语
  • 专题二十五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保障
  • 一、认知感知:多元化解社会认同与立法保障的辩证关系
  • 二、方兴未艾:立法引领保障与司法适度主导的协调统一
  • 三、一路走来:多元改革的地方顶层设计
  • 四、问计问道:非诉组织建设的立法保障
  • 五、融合发展:诉调对接平台的立法保障
  • 六、未来走向:立法保障的重点性和前瞻性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