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对新媒体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专业;次要面向新闻传播大类中的另外几个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代序言
- 前言
- 第1章 网络新媒体的本质概念
- 1.1 网络概述
- 1.1.1 “网络”的技术概念
- 1.1.2 “网络”的社会学概念
- 1.1.3 “网络”的哲学概念
- 1.2 新媒体概述
- 1.2.1 新媒体之争
- 1.2.2 新媒体之“新”
- 1.3 网络新媒体的关键特质
- 1.3.1 特质一:信息的无界
- 1.3.2 特质二:人人都是传播者
- 1.3.3 特质三:传播的“三阶秩序”
- 本章练习
- 第2章 网络新媒体系统
- 2.1 网络新媒体系统概述
- 2.1.1 社会信息系统
- 2.1.2 个人传播系统
- 2.2 作为信息界面的产品
- 2.2.1 网络新媒体产品的概念
- 2.2.2 网络新媒体产品的分类
- 2.2.3 网络新媒体产品的基本特征
- 2.3 作为关系界面的平台
- 2.3.1 平台型媒体的概念
- 2.3.2 平台型媒体的划分
- 2.3.3 平台型媒体的特征
- 本章练习
- 第3章 网络新媒体用户
- 3.1 被赋权的个体
- 3.1.1 高权利的个体
- 3.1.2 主动权利与被动权利
- 3.2 自组织的受众
- 3.2.1 从强关系到弱关系
- 3.2.2 从地缘到趣缘
- 3.3 进化的受众
- 3.3.1 数字原住民
- 3.3.2 搜索一代
- 3.3.3 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 3.3.4 以“我”为尺的价值评判
- 3.4 流动的用户
- 3.4.1 主体身份上的流动
- 3.4.2 时间与空间上流动
- 3.4.3 关系上的流动
- 3.5 用户行为的分析与度量
- 3.5.1 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
- 3.5.2 用户决策行为的分析要素
- 3.5.3 用户行为的度量方法
- 本章练习
- 第4章 网络新媒体技术
- 4.1 基于通信技术的网络:5G
- 4.1.1 从1G到5G的发展历程
- 4.1.2 5G对传播格局的影响
- 4.2 基于数据技术的分发:算法
- 4.2.1 信息分发模式的演进
- 4.2.2 大数据与算法分发
- 4.2.3 算法即权力
- 4.2.4 算法在传播全环节中的应用
- 4.2.5 算法分发的趋势
- 4.3 基于网络服务技术的应用:区块链
- 4.3.1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 4.3.2 区块链在传媒业的赋权实践
- 4.4 技术驱动下的内容产业趋势
- 4.4.1 直接内容生产的非专业化
- 4.4.2 内容的关系与情感功用
- 4.4.3 整合传播生产力
- 本章练习
- 第5章 网络新媒体场景
- 5.1 场景概述
- 5.1.1 场景
- 5.1.2 场景与情境
- 5.1.3 场景的分类
- 5.1.4 场景的特征与价值
- 5.2 VR/AR对场景的构建
- 5.2.1 环境构建
- 5.2.2 人称构建
- 5.2.3 关系构建
- 5.3 场景构建的未来突破
- 5.3.1 空间与环境
- 5.3.2 习惯与需求
- 5.3.3 算法成为场景适配工具
- 本章练习
- 第6章 网络新媒体经济
- 6.1 免费与付费
- 6.1.1 付费的回归
- 6.1.2 付费的产业实践
- 6.2 共享经济
- 6.2.1 共享经济的概念
- 6.2.2 共享经济的应用
- 6.2.3 共享经济对传媒业的影响
- 6.3 网红经济
- 6.3.1 网红经济的概念
- 6.3.2 网红经济建立在关系型内容消费的基础之上
- 6.3.3 网红经济崛起对传媒业的影响
- 6.4 小众经济
- 6.4.1 小众经济与长尾理论
- 6.4.2 互联网发展助力小众经济
- 6.4.3 小众经济发展给传媒业的启示
- 6.5 游戏经济
- 6.5.1 游戏经济的概念
- 6.5.2 游戏经济的社会价值
- 6.5.3 游戏经济对传媒业的启示
- 6.6 产业格局(2015—2020年)
- 6.6.1 产业前沿数字(2015—2020年)
- 6.6.2 产业布局的变化
- 6.6.3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本章练习
- 第7章 网络新媒体治理
- 7.1 网络新媒体的社会价值
- 7.1.1 媒介社会价值的变迁
- 7.1.2 “信息茧房”
- 7.2 新闻生产与“后真相”危机
- 7.2.1 “后真相”的概念
- 7.2.2 “后真相”的形成机制
- 7.2.3 “后真相”的治理
- 7.3 社会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 7.3.1 媒介社会的风险
- 7.3.2 新的管理观念
- 7.3.3 新的管理方式
- 7.4 科技伦理与人机关系重构
- 7.4.1 连接行为与决策行为
- 7.4.2 同构、协同与共生
- 本章练习
- 第8章 网络新媒体前沿研究
- 8.1 媒介化实践
- 8.1.1 媒介化研究的范式
- 8.1.2 “直播”的媒介化实践
- 8.1.3 直播媒介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 8.1.4 直播媒介化重塑各领域实践规则
- 8.2 内容范式的新维度
- 8.2.1 深度价值:作为资讯传达的内容
- 8.2.2 宽度价值:作为情感表达的内容
- 8.2.3 中介价值:作为媒介功能的内容
- 8.2.4 本前沿研究课题的未来趋势
- 8.3 人工智能与虚拟偶像
- 8.3.1 技术引擎
- 8.3.2 文化引擎
- 8.3.3 虚拟偶像的价值逻辑
- 8.3.4 未来虚拟偶像关键技术要素
- 8.3.5 伦理反思:人主体性的崛起与消解
- 8.4 非理性传播
- 8.4.1 非理性因素不等于非理性现象
- 8.4.2 非理性的四重维度
- 8.4.3 作为基础传播要素的非理性
- 8.4.4 非理性要素的两大影响路径
- 8.4.5 主观性、情感性、体验性的未来趋势
- 本章练习
- 附录 章节导读微课列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