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6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东亚儒学:中国儒学、韩国儒学、日本儒学的本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局资助出版。收集了作者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哲学研究基础上,开始进行中日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至90年代,由中日传统文化拓展至中国、日本、韩国的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汇集了作者三十多篇文章,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是作者将近一生的哲学研究的总结。
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内容为“中国儒学”,主要分析了中国儒学思维的基本模式及价值。第二部分内容为“韩国儒学与中韩比较儒学”,重点探讨了韩国儒学的基本特点及韩国儒学对中国儒学的发展。第三部分内容为“日本儒学与中日比较儒学”,着重辨析了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第四部分内容为“中韩日比较儒学”,通过对中国儒学、韩国儒学、日本儒学的比较研究,凸显了东亚儒学的本质和特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自序
- 第一部分 中国儒学
- 论中国传统的阴阳思维模式
- 一 阴阳思维
- 二 对应思维
- 三 辩证思维
- 简论中国传统的义理思维
- 一 意象思维
- 二 理学思维
- 三 心物思维
- 说象数思维
- 一 八卦思维
- 二 象数思维
- 三 太极思维
- 释“舜水学”
- 一 “舜水学”的特点
- 二 “舜水学”的价值
-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当代启示
- 一
- 二
- 三
- 第二部分 韩国儒学与中韩比较儒学
- 中韩朱子学比较——“理”之比较
- 一 理气观之比较
- 二 理动观之比较
- 三 穷理观之比较
- 李退溪“敬”哲学和未来人格发展
- 中韩阳明学比较
- 一 中韩阳明学的理论依据比较
- 二 心、性范畴的比较
- 三 致良知、生理范畴的比较
- 四 社会价值的比较
- 从韩国阳明学的发展看儒学的生命力
- 一 韩国没有阳明学吗?
- 二 郑霞谷的阳明学思想
- 三 朴殷植的阳明学思想
- 四 总结
- 中韩“气”哲学比较研究——以张载和花潭为代表
- 一
- 二
- 三
- 韩国诠释学与“四七”论
- 一 韩国诠释学的特点
- 二 “四七”论与韩国诠释学
- 三 “四七”论所反映出的韩民族的思维方式
- 东学精神——民族主体性——以《东经大全》为主
- 一 主体人间观的高扬
- 二 民族共生观的颂扬
- 试论李栗谷的理气观
- 一 “理气妙合”
- 二 “理通气局”
- 三 “气发理乘”
- 论三峰郑道传排佛的儒学
- 佛氏轮回之辩
- 佛氏因果之辩
- 佛氏心性之辩
- 佛氏昧于道器之辩
- 儒释同异之辩
- 韩国儒者对中国朱子学的几点发展
- 一 在“理气”方面
- 二 在“心性情”方面
- 三 在“礼仪”方面
- 四 以图解说
- 论韩国儒学的特性
- 一 韩国儒学的重“气”特性
- 二 韩国儒学的重“情”特性
- 三 韩国儒学的重“实”特性
- 论权近的性理学思想
- 一 权近的性理学思想
- 二 权近性理学思想的价值
- 论南塘韩元震的性理学思想
- 一 “未发心”论
- 二 “性三层”说
- 朱子学在高丽时代的传播与发展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三部分 日本儒学与中日比较儒学
- 宋明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和演变
- 一 日本朱子学派
- 二 日本古学派
- 三 日本阳明学派
- 朱之瑜的哲学思想及其对日本哲学的影响
- (一)
- (二)
- 中日阳明学之比较
- 一 中日阳明学产生时代之比较
- 二 中日阳明学逻辑结构之比较
- 三 中日阳明学社会作用之比较
- 四 几点启发
- 儒学与日本
- 朱熹“理”范畴在日本的嬗变及其与日本现代化的关联
- 中日早期儒学“忠”范畴比较
- 中日近代新学“人”范畴比较
- 中国气学与日本古学比较——“气”范畴比较
- 中日朱子学“理”范畴比较
- 中日阳明学“知行”范畴比较
- 一
- 二
- 三
- 李贽和吉田松阴
- 一 生死观
- 二 宇宙观
- 三 交友观
- 中日心学比较——王阳明与石田梅岩思想比较
- 一 心学根据比较
- 二 心学范畴比较
- 三 心学价值比较
- 中江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
- 论石田梅岩的町人伦理思想
- 一 町人价值哲学
- 二 俭约哲学
- 第四部分 中韩日比较儒学
- 中、日、朝实学比较
- 一
- 二
- 三
- 阳明心学、石门心学、霞谷心学的比较
- 一 心学理论基础比较研究
- 二 心、性范畴的比较研究
- 三 致良知、俭约、生理范畴的比较研究
- 四 社会价值的比较研究
- 17世纪东亚“气”学的发展——以王夫之、宋时烈、伊藤仁斋为代表
- 一
- 二
- 三
- 四
- 附:李甦平代表著作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