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首部音乐哲学随笔,以天才的悟性与赤子的精神,展现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

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目录

  • 版权信息
  • 肉体与雪
  • 聆听的三种空间
  • 想象的距离
  • 语言的建筑
  • 共鸣的场域
  • 历史与回归
  • 历史的声音
  • 作为隐喻的回归
  • 康德的矛盾
  • 两种音乐
  • 音乐的形式
  • 自律与自由
  • 危机之声
  • 看不见的博物馆
  • 叙事的神话
  • 晚期的讯息
  • 对立与统一
  • 古典之死
  • 失落的真相
  • 何谓浪漫
  • 缺席(一)
  • 缺席(二)
  • 台下
  • 个人与历史
  • 言说背后
  • 异乡的世界
  • 肖邦与钢琴
  • 维也纳的孩子
  • 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
  • 就此一别
  • 访谈
  • 天生喜欢复杂感
  • 模仿与刻意
  • 音乐之外
  • 流行与批判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