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2千字
字数
2018-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2篇文章深入研究国外劳动法学的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之一,劳动法学研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传统。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法学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纷繁交织。如何以理论研究回应现实挑战,以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大局,是摆在中国劳动法学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从这一问题出发,《比较劳动法学》引介了12篇文章,深入研究国外劳动法学的发展情况,提炼各国劳动法学发展的普遍经验和具体教训,作为我国劳动法学的参考,提出完善中国社会法学的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劳动法学术的国家风格简介
- 第二章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劳动法学术:一个困难问题的几点评论
- Ⅰ. 介绍
- Ⅱ. 劳动法学术的若干要素
- Ⅲ. 劳动法学术:问题和范式
- Ⅳ. 劳动法学术:国家风格和劳动法的学派
- Ⅴ. 回顾总结
- 第三章 劳动法和社会科学中的学术的国家风格:一个个人观点
- Ⅰ. 我们的主题
- Ⅱ. 这个领域有多重要
- Ⅲ. 劳动法如何讨论研究和教学
- Ⅳ. 什么是我们研究和教学的目标
- Ⅴ. 结论
- 第四章 当我们讨论劳动法,我们在讨论什么
- Ⅰ. 前言:不仅仅是另一个有趣的名字
- Ⅱ. 劳动法的不同意义
- Ⅲ. 劳动法的重要性
- Ⅳ. 劳动法的界限和劳动法学者的角色
- 第五章 拉丁美洲大学的劳动法教学
- Ⅰ. 法律教学改革的开始
- Ⅱ. 目前对改革的评估
- Ⅲ. 拉丁美洲劳动法教学面临的问题
- 第六章 论日本的劳动法学术
- Ⅰ. 介绍
- Ⅱ. 外国法的影响和日本的比较法学学术
- Ⅲ. 劳动法学术范式的转换
- Ⅳ. 学术范式的转变和劳动法问题的变化
- Ⅴ. 谁是受众
- Ⅵ. 结论
- 第七章 战后日本接受现代劳动法了吗?
- Ⅰ. 日本政治的最新标志性事件
- Ⅱ. 为什么西方劳动法的理念没有真正在日本被接受
- Ⅲ. 全球化下的多样化与融合
- 第八章 对美国劳动法学声望下降的反思
- Ⅰ
- Ⅱ
- Ⅲ
- 第九章 美国劳动法学——一些评论
- Ⅰ. 积累而成法律系统中的学说
- Ⅱ. 法学和法学院的制度结构
- Ⅲ. 劳动法学的模式
- 第十章 美国劳动法学的边缘化:对艾斯特伦德和萨默斯的补充
- 第十一章 劳动法学中的国别传统:以加拿大为例
- Ⅰ. 法教义学
- Ⅱ. 定义劳动法
- Ⅲ. 加拿大法律、法律文化和劳资关系中的向心影响和离心影响
- Ⅳ. 加拿大劳动法学:一些基本事实
- Ⅴ. 加拿大劳动法学的分类
- Ⅰ. 马克思主义、批判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其他变革的视角
- Ⅵ. 结论
- 第十二章 英国劳动法学的国家风格
- Ⅰ. 始于战后:奥托·卡恩·弗朗德和集体自由放任主义
- Ⅱ. 劳动者的集体代表以及集体谈判的衰落
- Ⅲ. 个人权利的指数型增长
- Ⅳ. 劳动力市场规制和就业政策
- Ⅴ. 结论——对学科现状的评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