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法律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7-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典丽的语言、猎奇的视角,甚至精妙的隐喻,探讨了许多与宪法有关的现象,并从那种纵横捭阖的、具有超越性的思维倾向和开阔视野出发,对宪法领域的诸多问题,如宪法与身体、宪政与风水等等,进行了耐人寻味的追问和反思。
内容简介
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容易在自己的专业内部产生叛逆的学问。当今中国法学中就存在着一种特别的品流:它游移于纯正的“法学”与“人文”的思考之间,既倡言现代法治的精义,又寄托传统文人的情怀,堪称“文人法学”。
本书就裒辑了清华大学林来梵教授多年来所撰写的一系列颇具这种风味的文章,均为其学术随笔中的精选之作。其第一版问世之后,即受到关注与好评。现添补了作者近年来的数篇新文,内容上更为充实饱满。其中各篇文笔清奇,理趣并蓄,许多篇什在章法上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最后往往话锋一转,一语切中要害。
这也是一册立意隽永、视野宏阔的法律人文读物。但凡关心中国法治的命运,又或不乏人文的情怀的读者,均可偷闲一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增订版序
- 第一版代序:所谓“文人法学”
- 第一辑 环宪法学的随想
- 宪法学是椭圆形的
- “身体宪法学”入门随谭
- 宪政的风水
- 法学的祛魅
- 第二辑 法治愿景里的遐思
- 人类文明史中的法治
- 在一本书中眺望宪政的远景
- 中国需要西方式的法治吗?答本科生的一封信
- 苏格拉底与李斯之死
- 岳飞之死的历史现场
- 秋菊女儿的困惑
- 法律人的情人
- 法律与私奔
- 劝酒的意义
- 腐败散谈
- 网络是最大的一所学堂
- 第三辑 熬了规范主义的药言
- 谁是中国的施米特?有关陈端洪教授一篇文章的课堂评论
- 宪法学界的一场激辩
- 人民会堕落吗?与高全喜教授商榷
- 自由主义的败家女?
- 学者该如何批评法官?
- 警惕法律实力主义
- 反思唯科学主义
- 第四辑 特别的思忆
- 从法律通往上帝的怀抱
- 坚忍的理想主义者 纪念异国恩师畑中和夫先生
- 第五辑 杂言补拾
- “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
- 教师节感言
- 卓越的道义是担当 2015年秋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代表教师迎新致辞
- 课堂语录100条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