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与卫生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50千字
字数
2018-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供临床、预防、护理、检验等专业使用的一本病理学教材。
内容简介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进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其中病理(解剖)学主要从形态学变化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代谢变化的角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病理学在整个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教材共27章,病理学部分占2/3,病理生理学部分占1/3,病理学总论4章,各论8章,病理生理学15章。主要突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适当增加某些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两门课程的融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纸质版编者名单
-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说明
-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第四轮教材目录
-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 前言
- 绪论
- 一、病理学的内容
-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 四、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 五、病理学的发展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 一、肥大
- 二、增生
- 三、萎缩
- 四、化生
-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 一、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 二、损伤的类型和形态学变化
-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 一、再生
- 二、纤维性修复
- 三、创伤愈合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 一、充血
- 二、淤血
- 第二节 血栓形成
-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 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 三、血栓的结局
-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 第三节 栓塞
- 一、栓子运行途径
- 二、栓塞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第四节 梗死
- 一、梗死的原因和形成条件
-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 第五节 出血
- 一、类型
- 二、病理变化
- 三、后果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三章 炎症
- 第一节 炎症概述
- 一、炎症的概念
- 二、炎症的原因
-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 一、变质
- 二、渗出
- 三、增生
- 第三节 炎症的病理类型
- 一、变质性炎
- 二、渗出性炎
- 三、增生性炎
- 第四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
-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 第五节 炎症的临床分型与结局
- 一、炎症的临床分型
- 二、炎症的结局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四章 肿瘤
-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 第二节 肿瘤的形态学特征
- 一、肿瘤的大体形态和结构
- 二、肿瘤的异型性
- 第三节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 一、肿瘤的生长
- 二、肿瘤的扩散
-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一、局部影响
- 二、全身性影响
- 第五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 二、肿瘤的分类
- 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
- 一、上皮组织肿瘤
- 二、间叶组织肿瘤
- 三、淋巴组织肿瘤
- 四、其他肿瘤
-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 一、肿瘤的病因
-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病理变化
-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第三节 高血压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 第四节 风湿病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基本病理变化
- 三、风湿病各器官的病变
-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六节 心瓣膜病
- 一、二尖瓣狭窄
-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 三、主动脉瓣狭窄
-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第七节 心肌病
- 一、扩张性心肌病
- 二、肥厚性心肌病
- 三、限制性心肌病
- 四、克山病
- 第八节 心肌炎
- 一、病毒性心肌炎
- 二、细菌性心肌炎
- 三、孤立性心肌炎
- 第九节 心包炎
- 一、急性心包炎
- 二、慢性心包炎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一、慢性支气管炎
- 二、肺气肿
- 三、支气管扩张症
- 第二节 肺炎
- 一、细菌性肺炎
- 二、病毒性肺炎
- 三、支原体性肺炎
- 第三节 肺硅沉着症
-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 一、鼻咽癌
- 二、肺癌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胃炎
- 一、急性胃炎
- 二、慢性胃炎
-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 第四节 肝硬化
- 一、门脉性肝硬化
-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 三、胆汁性肝硬化
- 第五节 肠道炎症
- 一、Crohn病
-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第六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 一、食管癌
- 二、胃癌
- 三、大肠癌
- 四、原发性肝癌
- 五、胃肠间质瘤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基本病变和病理分类
- 第二节 肾盂肾炎
- 一、急性肾盂肾炎
- 二、慢性肾盂肾炎
-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 一、肾细胞癌
- 二、肾母细胞瘤
- 三、尿路上皮癌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九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 第一节 子宫疾病
- 一、慢性子宫颈炎
- 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 三、子宫颈癌
- 四、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五、子宫肿瘤
- 第二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 一、葡萄胎
- 二、侵蚀性葡萄胎
- 三、绒毛膜癌
- 第三节 卵巢常见肿瘤
- 一、浆液性肿瘤
- 二、黏液性肿瘤
- 第四节 乳腺疾病
-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 二、乳腺纤维腺瘤
- 三、乳腺癌
- 第五节 前列腺疾病
- 一、前列腺增生症
- 二、前列腺癌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 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三、甲状腺炎
- 四、甲状腺肿瘤
- 第二节 糖尿病
- 第三节 肾上腺疾病
-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 三、肾上腺肿瘤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一章 传染病
- 第一节 结核病
- 一、肺结核病
- 二、肺外器官结核病
- 第二节 伤寒
-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七节 血吸虫病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 第一节 淋病
- 第二节 尖锐湿疣
- 第三节 梅毒
- 第四节 艾滋病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三章 疾病概论
-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 一、健康的概念
- 二、疾病的概念
- 三、亚健康和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病因学
-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 第三节 发病学
-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四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一节 正常水和电解质代谢
-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 二、水平衡及水的生理功能
- 三、电解质构成、分布及功能
- 四、体液的渗透压
- 五、体液及渗透压的调控
-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 一、脱水
- 二、体液容量增加
-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 一、钾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 二、钾代谢障碍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五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一节 酸碱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 一、酸碱的概念
- 二、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 三、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第二节 反映体内酸碱平衡变化的指标及其含义
- 一、血液pH值
-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 四、缓冲碱
- 五、碱剩余
- 六、阴离子间隙
-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 一、代谢性酸中毒
- 二、呼吸性酸中毒
- 三、代谢性碱中毒
- 四、呼吸性碱中毒
-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 第五节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根据pH值的变化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及程度
- 二、根据原发病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 三、根据代偿情况判定是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 四、根据AG值判断代谢性酸中毒及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六章 水肿
- 第一节 水肿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水肿的发病机制
-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
-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 第三节 常见的水肿类型
- 一、心性水肿
- 二、肾性水肿
- 三、肝性水肿
- 四、肺水肿
- 五、脑水肿
- 第四节 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 一、水肿的特点
- 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第五节 水肿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七章 发热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发热的概念
- 二、发热与过热的区别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 一、发热激活物
- 二、内生致热原
- 三、致热信号传入中枢
- 四、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 一、发热程度
- 二、发热的时相
-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 一、物质代谢变化
- 二、功能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
- 一、生物学意义
- 二、处理原则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八章 缺氧
- 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
-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 一、低张性缺氧
- 二、血液性缺氧
- 三、循环性缺氧
- 四、组织性缺氧
-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 一、呼吸系统
- 二、循环系统
- 三、血液系统
- 四、中枢神经系统
- 五、组织细胞
- 第四节 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病因学治疗
- 二、氧疗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十九章 应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
- 第三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 二、急性期反应
- 三、细胞应激反应
- 第四节 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 一、代谢变化
- 二、应激时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变化
-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 一、应激性溃疡
- 二、应激与冠心病
- 三、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 第六节 应激性损伤的防治原则
- 一、消除应激原
- 二、积极治疗应激性损伤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 第一节 概述
- 一、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
- 二、细胞凋亡主要生化变化
- 三、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 第二节 细胞凋亡过程与调控机制
- 一、细胞凋亡基本过程
- 二、细胞凋亡的因素与调控机制
- 第三节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 一、细胞凋亡不足与疾病
- 二、细胞凋亡过度与疾病
- 第四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一章 休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 一、休克的病因
- 二、休克的分类
- 第三节 休克的分期和发病机制
- 一、休克代偿期
- 二、休克进展期
- 三、休克难治期
- 第四节 休克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 一、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和细胞损伤
- 二、休克时器官功能的改变
- 第五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病因学防治
- 二、发病学防治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 二、凝血、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其功能
-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
-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 第三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 一、血液高凝状态
- 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 三、肝功能严重障碍
- 四、微循环障碍
- 第四节 DIC的临床经过和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 一、DIC的分型与分期
- 二、DIC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 第五节 常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诊断指标
- 一、检查凝血物质消耗的实验
- 二、纤溶活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 三、微血管溶血的检查
-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病因学治疗
- 二、发病学治疗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
- 一、原因
- 二、条件
-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一、自由基的作用
- 二、钙超载
- 三、白细胞的作用
-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 三、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
- 二、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 三、清除自由基
- 四、减轻钙超载
- 五、其他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 一、病因
- 二、诱因
- 三、分类
-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 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代偿性激活
-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
- 第五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心输出量不足
- 二、肺循环淤血
- 三、体循环淤血
- 第六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
- 二、干预心室重塑
- 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 四、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
- 五、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
- 六、其他措施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
- 第一节 呼吸衰竭定义与分类
- 一、呼吸衰竭定义
-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
-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一、通气功能障碍
-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变化
- 一、酸碱平衡紊乱
- 二、呼吸系统变化
-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四、循环系统变化
- 五、肾功能变化
- 六、胃肠变化
- 第四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六章 肝性脑病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病因与分类
-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一、氨中毒学说
-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 四、γ-氨基丁酸学说
- 五、其他肝性脑病发病学说
- 第四节 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
- 第五节 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第二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
-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 第四节 尿毒症
- 一、尿毒症毒素
- 二、尿毒症引起的功能代谢变化
-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附录一 临床诊断病理学基础
- 第一节 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 一、诊断病理学的任务
- 二、病理诊断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 第二节 活体组织检查
- 一、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要求
- 二、活检标本的常见类型及取材注意事项
- 三、标本的固定
- 四、活检病理诊断报告
- 五、常见病理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原则
- 第三节 诊断病理学常用技术
-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
- 二、免疫组织化学
- 三、原位杂交技术
- 第四节 尸体剖检
- 一、概念及意义
- 二、尸检的程序和步骤
- 三、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 第五节 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基本知识
- 一、目的和意义
- 二、一般程序
- 三、实例示范
- 学习小结
- 复习参考题
- 附录二 人体正常器官的重量及大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