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NHK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无缘社会》采访组一手采访资料大公开。

内容简介

“无缘社会”这个词汇,是从一次聊天中聊出来的。它意味着“和任何人都没有联系”。日本NHK电视台的记者在听到几例路毙的孤独死者案例之后,开始了对于“无缘社会”的采访。

没想到的是,采访拉开了更大的黑幕。有一种痛苦叫做“无关”,有一种死亡叫做“孤独”。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不回家乡,也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

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却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热衷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赴他乡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现代人的孤独死,就在眼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引子 “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日本
  • 邂逅失去“关联”的人们
  • 新的死法——“无缘死”
  • 第一章 追踪“在途死亡者”
  • 彩虹大桥下的溺死者尸体
  • 死者的搏斗姿态
  • 三万二千名“无缘死者”的去向
  • “无缘死者”=“在途死亡者”
  • 归纳在仅仅几行字里的人生终点
  • 死亡之前的生活轨迹
  • 房龄四十年的二层公寓
  • 死亡现场公寓里的房客
  • 合同里写着的真名
  • 担保人与钉子袋
  • “蹲点刑侦一科”时期的痛苦记忆
  • 线索出现在供餐中心
  • 二十年间“不迟到”、“不缺勤”
  • 保存着的履历表
  • 用“秋田”和“电话号码簿”检索
  • 前往大森君的老家秋田
  • 大森家的坟墓
  • 寻找大森君的同届同学
  • 借款担保人
  • 失去与故乡的关联
  • 一直工作到临终的原因
  • 大森君留下的人生痕迹
  • 被拆除的公寓
  • 自杀的公寓房客
  • [专栏] 悄然普及的“直送火葬”
  • 无人送终的生命终点
  • 生前签署“直送火葬”合同
  • 第二章 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
  • 急剧增加的遗体拒领
  • 新行业——“特殊清扫业”
  • “四时独吟红蜻蜓”
  • 被遗弃的骨灰
  • 无人认领的骨灰的去向
  • “无缘死者”的骨灰堂
  • 老年福利院中的烧死事件
  • 日趋脆弱的亲属关联
  • 寻找出租车公司
  • 常川君身世掠影
  • “养老金专递”解开的经历之谜
  • 运到医院去的遗体
  • 数量紧缺的“捐献遗体”
  • 常川君的前妻
  • 无法认领遗体的亲属
  • 同意捐献遗体的哥哥
  • 捐献遗体编号:683
  • 发生在身边的“无缘死”
  • 与近邻的点滴“关联”
  • 留在电话机里的录音
  • 最后的电话
  • 选择“拒领”的亲属们
  • 第三章 单身时代
  • 寂静的住宅区
  • 与护理助手谈话是乐趣
  • “我太累了,想休息”
  • 正式开始摄像
  • 一个人的新年
  • 问讯调查的结果
  • “死的时候,就我一个人了吧?”
  • 对孤独死的不安
  • 单身时代
  • “终生不婚”急剧攀升的背景
  • “我不配在电视里抛头露面”
  • 甚至没像一般人那样结过婚
  • 急于重新工作的真正原因
  • 不婚率15.2%
  • 观众来信
  • [专栏] 靠儿老人
  • 骨灰被挖走的坟墓
  • 移居城市的老年人
  • 第四章 职场缘断绝之后
  • 作为“代亲属”的非营利组织
  • 退休让人变得孤零零的
  • 工作即是与社会的“关联”
  • 家庭崩溃、抑郁症发作
  • 打来的电话只有劝诱和推销的
  • 珍贵的钥匙扣
  • 去看久别的儿子
  • 回故乡去扫墓
  • 当年融资的大众酒馆
  • 生长的地方
  • 时隔十年的扫墓
  • 精英前辈的反馈
  • 第五章 吟唱“单身情歌”的女人
  • 引人注意的女会员
  • 放在书橱里的骨灰盒
  • 难以进展的单身女性采访
  • 漫长的人生故事
  • 战败撤退时的惨痛经历
  • 囤积的大量食品
  • 樱花还得几回见?
  • 中意的咖啡馆
  • 当了半辈子全家的顶梁柱
  • 巨型戒指
  • 合葬墓地
  • 大年三十的餐桌
  • 塑料袋里的玩偶
  • 一个人看红白歌赛[3]
  • 若山女士后来的情况
  • [专栏] 共同坟墓
  • 为寻求关联 选择共同坟墓
  • 第六章 年轻群体中蔓延的“无缘死”恐惧
  • 网上蔓延的“无缘社会”的震撼
  • 推特上的帖子
  • 三十多岁峰值呈现
  • 城市里的独自生活
  • “在求职冰河期,再辛苦也是非正规雇佣”
  • “埃莉诺·里格比”
  • 人生的转折点
  • 太正视现实会睡不着觉
  • 在网上寻求关联
  • 几乎都是独自吃饭
  • 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
  • 不与人会面的生活
  • 三四十岁人中蔓延的“无缘感”
  • 边护理病父边找工作
  • [专栏] 年富力强的“家里蹲[1]”
  • 失去公司关联的时候
  • 令人堪忧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为了纽带的恢复
  • “本人自称”木下敬二
  • 木造的老公寓
  • 经历了两次人生的男子
  • 已成遗物的相册
  • 最喜欢的“拍照伯伯”
  • 与失去“关联”的过去诀别
  • 玩具箱般的房间
  • 已成遗物的相册(续)
  • 第二次人生
  • 木下君喜欢的橡果
  • 第八章 消失的高龄者
  • 一百一十三岁老人失踪
  • 支离破碎的一家
  • 与父亲遗体一起生活的日子
  • 整个家庭的日趋孤立
  • 不得不依赖父母养老金的人们
  • 想摆脱也摆脱不掉的现实
  • 谁来照料本地区的老人
  • 挑战监护极限的“事件”
  • 来自基层的“抱怨”
  • 第九章 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
  • 录音电话里留下的声音
  • 失去关联后选择“死亡”的人们
  • 新的“关联”形态是什么样的
  • 我想说的是:“我不是一个人”
  • 被社会抛弃的自己
  • “关联”改变人的时候
  • 圣诞节演奏会
  • 新的“建立关联的场所”
  • 代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