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200位魏晋名士生动还原两百多年的清谈历史名场面。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探讨魏晋清谈历史进程的著作。书中以时间为轴,以近两百位魏晋名士为线索,追溯清谈的源流,重新界定清谈内涵,立体呈现属于魏晋清谈的两百多年壮阔历史。

作者从《世说新语》《晋书》等史书、笔记中钩沉,畅谈嵇康、王羲之、谢安等魏晋名士的清谈事迹,全面回答了魏晋清谈谈什么、怎么谈、在哪里谈、与谁谈等问题,覆盖玄谈、雅谈、美论、正论、人物评论和佛教清谈等方方面面。

全书生动展现了魏晋清谈的鲜活场景,拓展了魏晋清谈的研究空间。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何谓清谈
  • 第一章 魏晋清谈的起源
  • 一、讲论经义:魏晋清谈的远源
  • 二、谈论:魏晋清谈的近源
  • 三、评论人物:魏晋清谈的重要源流
  • 四、嘲戏非清谈源流辨
  • 五、结语
  • 第二章 魏初清谈述论
  • 一、校练名理——以王粲、傅嘏为中心
  • 二、人物评论——以刘劭为中心
  • 三、谈《易》的流行——以管辂为中心
  • 四、言意之辨——以荀粲为中心
  • 五、魏初清谈的沉寂——魏明帝禁浮华
  • 六、结语
  • 第三章 正始之音(上)
  • 一、夏侯玄与《本玄论》
  • 二、正始清谈领袖何晏
  • 三、资深清谈家裴徽
  • 四、曹爽、曹羲及邓飏等谈士
  • 五、魏晋玄学的奠基者王弼
  • 第四章 正始之音(下)
  • 一、谈《易》
  • 二、谈《老子》
  • 三、论圣人无情有情
  • 四、论才性四本
  • 五、如何评价正始玄学及清谈
  • 六、结语
  • 第五章 微言未绝正始后
  • 一、洛阳清谈考述
  • 二、竹林清谈事迹考论
  • 三、名教与自然之辨:竹林清谈的核心意义
  • 四、结语
  • 第六章 西晋清谈
  • 一、乐广:何晏、王弼之后的一流清谈家
  • 二、洛滨清谈活动简论
  • 三、清谈世家裴氏
  • 四、清谈世家王氏及其他
  • 五、“贵无”“崇有”二派论难及其意义
  • 六、欧阳建《言尽意论》
  • 七、郭象《庄子注》
  • 八、“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
  • 九、结语
  • 第七章 东晋初期清谈
  • 一、难忘洛水边上清谈时
  • 二、微言复闻在江南:以王导为中心
  • 三、晋明帝与名臣的清谈
  • 四、王敦与庾亮
  • 五、谢鲲:谢氏清谈门风的开创者
  • 六、殷浩:不久之后的谈宗
  • 七、结语
  • 第八章 东晋中期清谈(上)
  • 一、清谈中心人物简文帝
  • 二、清谈领袖殷浩
  • 三、王濛与刘惔
  • 四、桓温
  • 五、支遁谈玄
  • 第九章 东晋中期清谈(下)
  • 一、王羲之与会稽清谈群体
  • 二、风流宰相谢安
  • 三、王胡之、王坦之、韩伯等清谈人物
  • 四、清谈与“啖名客”“利齿儿”
  • 五、结语
  • 第十章 东晋后期清谈
  • 一、王氏清谈人物
  • 二、谢氏清谈人物
  • 三、殷仲堪
  • 四、桓玄
  • 五、羊孚
  • 六、晋孝武帝与身边的谈士
  • 七、张天锡
  • 八、结语
  • 第十一章 魏晋佛教清谈述略
  • 一、汉末三国佛教清谈的滥觞
  • 二、西晋僧俗之间的交往与谈佛
  • 三、东晋初期的谈佛高僧
  • 四、北方高僧的讲经与格义:以道安为中心
  • 五、支敏度立心无义始末及其争论
  • 六、东晋中期江南佛教清谈:以支遁为中心
  • 七、关中僧众讲论经义:以鸠摩罗什为中心
  • 八、东晋后期佛教清谈:以慧远为中心
  • 九、结语
  • 汉魏两晋清谈人物及清谈文献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