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影响一代人的“革命之鹰”“红色罗莎”的思想蜕变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人物罗莎·卢森堡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她积极参与的三场理论论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三场论争分别围绕德国资本主义的新趋势和社会民主党的新任务、德国群众罢工的领导权和储备金问题、俄国实现革命的道路和策略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通过对比分析德国革命失败和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关注所论及人物的思想与其面临的形势之间的关系,重新评价卢森堡的思想遗产及其理论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导论
  • 第一章 改良还是革命
  • 第一节 改良主义的兴起:论争背景
  • 第二节 罗莎·卢森堡的首演
  • 第三节 其他批评者:帕尔乌斯、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
  • 第四节 围绕伯恩施坦主义的论争
  • 第二章 疲劳还是斗争
  • 第一节 激荡的1905年
  • 第二节 耶拿与曼海姆代表大会(1905—1906)
  • 第三节 《群众罢工、党和工会》(1906)
  • 第四节 中派与左派的分手
  • 第三章 民主还是专政
  • 第一节 论争背景:俄国与德国的国情
  • 第二节 有关政党组织原则的论争
  • 第三节 有关民族自决的论争
  • 第四节 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论争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形势、任务与判断
  • 第二节 1917年俄国革命和1918年德国革命
  • 第三节 卢森堡之死
  • 第四节 卢森堡的思想遗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