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从流派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专著。

内容简介

作者从理论上廓清了中国现代小说之所以为“现代”小说的迷雾,在大量原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钩沉和总结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家“群落”,开创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小说的流派史研究格局,书中破天荒地发掘了新感觉派、社会剖析派、七月派等小说流派,引发后来相关流派的研究热潮。本书初稿曾在北大讲堂多次开讲,其间作者数易其稿,几度增补。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编辑委员会
  • 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
  • 导言 形塑现在与召唤未来
  • 绪论
  • 第一章 鲁迅、文学研究会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 第一节 一个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倡导、鲁迅创作的示范与乡土小说流派的形成
  • 第三节 鲁迅以外的乡土小说主要作家
  • 第四节 初期乡土小说流派的贡献
  • 第二章 创造社影响下的自我小说及其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特征
  • 第一节 前期创造社小说的主导面
  • 第二节 弗洛伊德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创造社小说的影响
  • 第三节 表现主义对创造社的影响
  • 第四节 创造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技巧
  • 第三章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的“革命小说”
  • 第一节 蒋光慈与“革命小说”的兴盛
  • 第二节 “革命小说”派的功绩和特色
  • 第三节 “革命小说”的弱点和不健康倾向
  • 第四章 新感觉派和心理分析小说
  • 第一节 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感觉派主要作家
  •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特色
  • 第四节 新感觉派小说的倾向性问题
  • 第五节 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和张爱玲的出现
  • 第五章 社会剖析派小说
  • 第一节 《子夜》的出现和社会剖析派的形成
  • 第二节 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 第三节 横断面的结构,客观化的描述
  • 第四节 复杂化的性格,悲剧性的命运
  • 第六章 京派小说
  • 第一节 从一场争论说起
  • 第二节 京派小说的形成、发展与主要作家
  • 第三节 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 第四节 京派小说的思想性质
  • 第七章 七月派小说
  • 第一节 胡风的文学活动、理论主张与“七月”小说流派的形成
  • 第二节 七月派小说主要作家
  • 第三节 七月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 第四节 关于七月派作品的争议与评价
  • 第八章 后期浪漫派小说
  • 第一节 徐訏及其小说创作
  • 第二节 无名氏及其小说创作
  • 第三节 后期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 结束语
  • 附录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
  • 后记
  • 严家炎学术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