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72千字
字数
2024-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丝绸之路的历史,跨越千年的故事。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它首先是“人”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必然反映到文学中。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
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这条经济贸易之路、交流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汉唐时期的诗赋、散文、小说、变文诸文体都具有丰富的丝路意蕴,反映了丝绸之路的交通条件、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和中外交往。
丝绸之路的经贸活动及外来文明成果成为文学意象,激发了人们创作的兴趣和灵感,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文化交流与诸体文学
- 第一章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文明书写
- 第一节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动物
- 第二节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植物
- 第三节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香料
- 第四节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珠宝
- 第五节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艺术
- 第六节 汉代诗赋中的胡风与胡人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文学的因缘
- 第一节 佛教与中国中古散文的因缘
- 第二节 唐诗与丝绸之路的因缘
- 第三节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
- 第三章 敦煌讲史类变文中的佛教观念的表达
- 第一节 佛教概念与佛教仪礼
- 第二节 佛教义理的宣扬
- 第三节 讲史类变文的思想立场
- 第四章 唐代小说外来文明的传奇性书写
- 第一节 唐代小说中的舶来品
- 第二节 唐代小说中的域外人
- 第三节 唐代小说中的佛教因素
- 第四节 唐代小说中的其他外来宗教与信仰
- 第二编 丝路交通与唐诗
- 第五章 唐诗咏丝绸之路盛衰
- 第一节 唐前期陆上丝路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盛况
- 第二节 唐中期政治形势变化与陆上丝路衰落
- 第三节 唐朝中兴与对外交往的恢复
- 第四节 唐朝衰亡与丝路衰落
- 第六章 唐诗中长安:晋阳官驿道上的行旅
- 第一节 远征的将士
- 第二节 往来的官员
- 第三节 游边入幕谋取出路的士人
- 第四节 唐与回鹘间的使节往来与公主和亲
- 第五节 晚唐诗人杜牧早年北上游边的经历
- 第七章 唐诗中长安与边塞和域外的交通
- 第一节 唐诗中长安与边地的联系
- 第二节 唐诗中长安中外使节往还
- 第三节 唐诗中长安侨民和外籍居民
- 第四节 唐诗中出入长安的中外佛僧
- 第八章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回鹘道
- 第一节 受降城与䴙鹈泉
- 第二节 唐朝与回鹘通使之路
- 第三节 唐朝与回鹘的和亲之路
- 第四节 唐朝与回鹘的绢马贸易
- 第九章 唐诗中的原州和萧关道
- 第一节 唐诗中的原州和萧关
- 第二节 唐诗中的萧关道
- 第十章 从唐诗看张掖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作为丝路重镇的张掖
- 第二节 诗咏初盛唐时期的张掖
- 第三节 诗咏安史之乱后的张掖
- 第四节 从唐诗看归义军时期的张掖
- 第十一章 敦煌历史变迁在唐诗中的书写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前有关敦煌的歌咏
- 第二节 安史之乱发生后关于敦煌的诗
- 第三节 张议潮驱逐吐蕃后的敦煌
- 第十二章 龟兹在唐朝西域经营中的地位
- 第一节 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西域经营
- 第二节 龟兹在丝路交通中的地位
- 第三节 唐朝西域征战的边塞意象
- 第四节 安西行营与安西的失陷
- 第十三章 交广:唐诗中海上丝路的起点
- 第一节 唐诗中的交州、交趾、龙编和安南都护府
- 第二节 唐诗中的广州、番禺、南海和岭南节度使
- 第三编 汉唐文学中的丝路文化意象
- 第十四章 汉唐时期安石榴的引进与石榴文化探源
- 第一节 安石榴的引种及其在汉地的推广
- 第二节 石榴审美与实用价值的认知
- 第三节 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学意义
- 第四节 文学形象的比兴寄托寓意
- 第十五章 中古文学中的舶来品意象
- 第一节 中古文学中的外来植物
- 第二节 中古文学中的外来器物
- 第三节 中古文学中的外来动物
- 第十六章 汉唐诗歌中的陇山意象群
- 第一节 大震关与陇关道
- 第二节 丝路通道上的陇山
- 第三节 作为诗歌意象的陇山
- 第四节 安史之乱后的陇山
- 第五节 汉唐诗歌中的《陇头水》乐曲
- 第六节 陇山支脉崆峒山
- 第十七章 唐诗中的陇西文化
- 第一节 唐诗中的边塞战争与丝路意象
- 第二节 从唐诗看唐后期陇西的形势
- 第三节 唐诗咏却敌立功的陇右名将
- 第十八章 汉唐文学中的莫贺延碛
- 第一节 从大碛到碛路
- 第二节 商贸与文化:大碛路交通域外的功能
- 第三节 征战与思乡:边塞将士的情感书写
- 第四编 唐朝与民族政权和域外的关系
- 第十九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南诏的关系
- 第一节 唐初对南蛮的控制
- 第二节 南诏的壮大和唐朝对南诏的用兵
- 第三节 南诏中兴和对唐朝的臣服
- 第四节 南诏与唐朝的冲突及其衰落
- 第五节 唐诗中来自南诏的物产
- 第六节 唐文化的辐射与南诏诗人
- 第二十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 第一节 唐朝与林邑的关系
- 第二节 唐朝与诃陵的关系
- 第三节 唐朝与室利佛逝的关系
- 第四节 唐朝与骠国的关系
- 第五节 唐朝与扶南(真腊)的关系
- 第二十一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 第一节 中日使节往来与唐诗
- 第二节 佛教人士往来与唐诗
- 第三节 唐诗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 第四节 入唐日本人写的汉诗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