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农村金融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政府的责任。

内容简介

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须以对需求特征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以金融机构的视角反映了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财务状况,将借贷双方放在同一个逻辑框架内,有助于加深对农村金融的供需关系以及基本运行规律的理解。

本书使用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系统”2009年至2013年2万多农户的调查数据,测算了不同收入组农户以及借款户与非借款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通过对家庭资产结构、资产负债率、收入偿债率、储蓄率、家庭外投资构成、家庭信用资产价值及其影响、借款来源与用途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解释了农村普惠金融的特点、发展障碍以及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课题组成员
  • 序一 如何推进中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 序二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之路的探索与前行
  •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主报告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本报告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样本基本情况与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2.1 样本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 2.2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3 农户家庭资产结构、负债水平与偿债能力
  • 3.1 农户家庭资产结构
  • 3.2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率
  • 3.3 农户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
  • 3.4 农户家庭收入偿债率
  • 4 农户家庭储蓄、投资与借贷
  • 4.1 农户储蓄能力
  • 4.2 农户投资
  • 5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再调整
  • 5.1 农户信用的资产价值
  • 5.2 计入信用价值之后的资产负债表
  • 6 借款来源、成本与用途
  • 6.1 借款来源
  • 6.2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
  • 6.3 借款成本
  • 6.4 借款用途
  • 7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启示
  • 下篇: 案例报告
  • 8 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县级样本
  • 8.1 引言
  • 8.2 开县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效果
  • 8.3 开县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使用状况与服务质量
  • 8.4 开县农业保险发展效果
  • 8.5 开县农村普惠金融改革政策措施
  • 8.6 经验、问题与展望
  • 9 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地市级样本
  • 9.1 引言
  • 9.2 陇南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 9.3 陇南市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
  • 9.4 陇南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与组织制度保障
  • 9.5 基本结论与启示
  • 10 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探索
  • 10.1 仙居县与仙居农信联社概况
  • 10.2 仙居农信联社的战略定位
  • 10.3 仙居农信联社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探索
  • 10.4 仙居农信联社财务绩效及社会绩效评价
  • 10.5 仙居农信联社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及思考
  • 11 扎根土壤 普惠“三农”
  • 11.1 武都区和金桥村镇银行基本情况
  • 11.2 战略目标与定位
  • 11.3 因地制宜的业务模式创新
  • 11.4 业务创新中的基础和辅助措施
  • 11.5 信贷业务绩效
  • 11.6 社会绩效
  • 11.7 结论与思考
  • 12 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12.1 引言
  • 12.2 民丰互助合作会基本情况
  • 12.3 产品、服务模式与业务规模
  • 12.4 财务绩效
  • 12.5 社会绩效
  • 12.6 结论与启示
  • 13 互联网时代的农村普惠金融
  • 13.1 引言
  • 13.2 宜信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背景
  • 13.3 宜信的农村金融战略
  • 13.4 宜信普惠金融开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 13.5 宜信的农村普惠金融业务模式
  • 13.6 宜信农村金融模式的比较优势分析
  • 13.7 宜信农村金融业务的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报告撰写分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