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6千字
字数
2018-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物联网概念与应用全面解析,迈入物联网2.0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10章,包括绪论、物联网体系架构、射频识别(RFID)系统、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物联网通信、物联网网络服务、物联网数据与计算、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安全机制、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应用等内容。物联网的概念从提出到发展,从实践到创新,已经悄然迈入了物联网2.0时代,本书与之相适应。
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物联网的概念
- 1.2 物联网的技术特征
- 1.2.1 全面感知
- 1.2.2 互通互联
- 1.2.3 智慧运行
- 1.3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 1.3.1 物联网概念的诞生
- 1.3.2 物联网在国外的发展
- 1.3.3 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
- 1.3.4 物联网进入2.0时代
- 1.4 物联网的内涵
- 1.4.1 物联网起源于射频识别领域
- 1.4.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念的融入
- 1.4.3 泛在网络的愿景
- 1.5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进
- 1.5.1 互联网的概念
- 1.5.2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
- 1.5.3 H2H与T2T的发展路线
- 1.5.4 网络向泛在化演进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 2.1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 2.2 感知层
- 2.2.1 感知层的功能
- 2.2.2 物品标识与数据采集
- 2.2.3 自组织网络
- 2.2.4 信息短距离传输
- 2.3 网络层
- 2.3.1 网络层的功能
- 2.3.2 接入网
- 2.3.3 互联网
- 2.4 应用层
- 2.4.1 应用层的功能
- 2.4.2 物联网中间件
- 2.4.3 物联网应用场景
- 2.4.4 物联网应用所需的环境
- 2.4.5 物联网应用面临的挑战
- 2.4.6 物联网应用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3章 射频识别(RFID)系统
- 3.1 自动识别概述
- 3.1.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述
- 3.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 3.2 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 3.2.1 分类方法
- 3.2.2 条码识别
- 3.2.3 磁卡识别
- 3.2.4 IC卡识别
- 3.2.5 射频识别
- 3.3 射频识别
- 3.3.1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组成
- 3.3.2 射频识别的发展历史
- 3.3.3 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 3.3.4 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 3.3.5 电子标签与读写器
- 3.3.6 射频识别标准体系
- 3.3.7 射频识别的发展趋势
- 3.4 射频识别系统举例——EPC系统
- 3.4.1 EPC系统——物联网的起源
- 3.4.2 全球物品编码
- 3.4.3 EPC标签与读写器
- 3.4.4 EPC中间件
- 3.4.5 EPC的网络服务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4章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 4.1 传感器概述
- 4.1.1 传感器的概念
- 4.1.2 传感器的作用
- 4.1.3 传感器的分类
- 4.1.4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 4.1.5 传感器的技术特点
- 4.1.6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4.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4.2.1 应变式传感器
- 4.2.2 光电式传感器
- 4.2.3 超声波传感器
- 4.2.4 半导体传感器
- 4.2.5 生物传感器
- 4.2.6 传感器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 4.3 无线传感器网络
- 4.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 4.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
- 4.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4.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技术
- 4.3.5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 4.3.6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5章 物联网通信
- 5.1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
- 5.2 无线接入网
- 5.2.1 ZigBee
- 5.2.2 蓝牙
- 5.2.3 UWB
- 5.2.4 60GHz通信
- 5.2.5 WLAN
- 5.2.6 WiMAX
- 5.3 移动通信网络
- 5.3.1 第一代(1G)移动通信
- 5.3.2 第二代(2G)移动通信
- 5.3.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
- 5.3.4 第四代(4G)移动通信
- 5.3.5 第五代(5G)移动通信
- 5.4 有线接入网
- 5.4.1 基于双绞线传输的接入网
- 5.4.2 基于光传输的接入网
- 5.4.3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
- 5.5 光网络
- 5.5.1 光纤的发明
- 5.5.2 光网络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 5.5.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 5.5.4 光网络的发展趋势
- 5.6 量子通信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6章 物联网网络服务
- 6.1 物联网网络服务概述
- 6.2 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
- 6.2.1 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
- 6.2.2 IP地址
- 6.2.3 域名解析
- 6.2.4 ONS结构与服务方式
- 6.2.5 ONS工作流程
- 6.3 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
- 6.3.1 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的工作原理
- 6.3.2 万维网WWW
- 6.3.3 超文本与超媒体
- 6.3.4 EPCIS的功能与作用
- 6.3.5 EPCIS系统设计
- 6.4 实体标记语言PML
- 6.4.1 PML概述
- 6.4.2 PML的核心思想
- 6.4.3 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
- 6.4.4 PML设计举例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7章 物联网数据与计算
- 7.1 大数据的概念
- 7.1.1 什么是大数据
- 7.1.2 数据的量级
- 7.1.3 大数据的特征
- 7.1.4 大数据的类型
- 7.2 物联网产生的数据及数据融合技术
- 7.2.1 物联网中智能电网的大数据
- 7.2.2 物联网中民航业的大数据
- 7.2.3 物联网中智慧医疗的大数据
- 7.2.4 物联网中供应链的大数据
- 7.2.5 物联网数据融合技术
- 7.3 大数据技术
- 7.3.1 Google技术“三件宝”——大数据的技术起源
- 7.3.2 大数据技术的开源实现
- 7.3.3 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 7.4 云计算
- 7.4.1 云计算的概念
- 7.4.2 云计算的层次架构
- 7.4.3 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车联网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8章 物联网中间件
- 8.1 物联网中间件概述
- 8.1.1 中间件的概念
- 8.1.2 物联网中间件
- 8.1.3 中间件分类
- 8.2 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
- 8.2.1 中间件的发展阶段
- 8.2.2 中间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8.3 中间件结构
- 8.3.1 中间件的系统框架
- 8.3.2 中间件的处理模块
- 8.4 中间件标准和中间件产品
- 8.4.1 中间件标准
- 8.4.2 中间件产品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9章 物联网安全机制
- 9.1 信息安全基础
- 9.1.1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 9.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和解决手段
- 9.1.3 密码学基础
- 9.2 物联网安全概述
- 9.2.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举例
- 9.2.2 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
- 9.2.3 物联网安全与互联网安全的关系
- 9.3 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
- 9.3.1 物联网的安全层次模型和体系结构
- 9.3.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 9.3.3 物联网网络层安全
- 9.3.4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 9.4 物联网安全实施策略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第10章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应用
- 10.1 智慧地球
- 10.1.1 物联网带来更透彻的感知
- 10.1.2 物联网带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 10.1.3 物联网带来更深入的智能化
- 10.1.4 物联网使地球变得更加智慧
- 10.2 M2M——物联网应用的雏形
- 10.2.1 M2M的概念
- 10.2.2 M2M架构和体系
- 10.2.3 M2M支撑技术
- 10.2.4 M2M业务发展现状
- 10.3 物联网典型应用
- 10.3.1 物联网在德国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 10.3.2 共享单车——我国物联网应用的一次爆发
- 10.3.3 物联网在西班牙农业领域的应用
- 10.3.4 物联网在美国食品物流领域的应用
- 10.3.5 物联网在全球机场管理领域的应用
- 10.3.6 物联网在百度无人驾驶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练习
-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