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4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先秦儒学领域必备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重写先秦儒学思想史的尝试。导论部分探讨孔门之间儒学思想的演进,为全书定调,第一章为“后孔子时代”,勾勒孔子后先秦儒学的全景,接下来五章分别论述曾子、子游、子思、孟子,以核心文献《大学》《性自命出》《五行》《中庸》《孟子》为根基,附录探讨颜子的学与思,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全面叙述孔门后学的思想特征与传承演变。
本书可称为近年来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学领域的突破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孔孟之间儒学思想的演进
- 第一章 后孔子时代
- 1.1 孔子的人性观
- 1.2 孔学的分流
- 1.3 曾子的传承
- 第二章 曾子的修身论
- 2.1 “三纲八目”与宋明的《大学》诠释
- 2.2 《大学》古义略论
- 第三章 子游的性情论
- 3.1 《性自命出》要论
- 3.2 《性自命出》章句
- 第四章 子思的五行论
- 4.1 《五行》要论
- 4.2 《五行》章句
- 第五章 子思的诚论
- 5.1 《中庸》文本结构的问题
- 5.2 《中庸》古义略论
- 第六章 孟子的性善论
- 6.1 孟子对子思的继承与发挥
- 6.2 孟子四心说与性善论的创辟
- 6.3 小结:先秦儒家心性之学的一种可能归宿
- 附录 表象与真实——颜子“好学”新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