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5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呈现海昌的区域文化特色。
内容简介
海宁,古称“海昌”,地处吴越之交,素有文化重镇之称。虽居一隅之地,然历代文人众多,艺文之盛,为全国之翘楚。据钱泰吉《海昌备志·艺文志》记载,海宁艺林人物著作从晋代干宝始,到清代道光末期的1500多年间,有影响力的儒林人物1300余人,著作多达3100余种,收录于《四库全书》的有近百种。卷帙浩繁,洋洋大观,其中不乏鸿篇巨著和学术巨擘的扛鼎之作。
本书从历代海宁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108人的百余种著作,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可谓是瀚海拾贝,艺苑撷英。本书对他们的生平行迹,作品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作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一 善言天者必质于人——晋·干宝《搜神记》
- 二 李白杜甫已死 非君将谁与哉——唐·顾况《顾华阳集》
- 三 学不能用 则终身为腐儒——宋·张九成《横浦集》(附《心传录》《日新录》)
- 四 为官者私罪不可有 公罪不可无——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
- 五 各自风流一种愁——宋·朱淑真《断肠诗集》
- 六 读之凛凛有生气 不啻针砭而药石——元·荣肇《荣祭酒遗文》
- 七 诗文字画 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元·张雨《句曲外史集》
- 八 沧海倒流吞日月——元·贝琼《清江贝先生集》
- 九 公之功名事业 著于人人——元·朱鐩《玩斋先生纪年录》(附贡师泰《玩斋集》)
- 十 饮食之所慎 岂但医云乎哉——元·吴瑞《日用本草》
- 十一 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元·贾铭《饮食须知》
- 十二 殆非一时学者之所及——明·胡奎《斗南老人集》
- 十三 履道坦坦 幽人贞吉——明·祝淇《履坦幽怀集》
- 十四 宿望不在廊庙钜公下——明·张宁《方洲集》
- 十五 冰清玉洁 才思不减李易安——明·朱妙端《静庵剩稿》
- 十六 柴门倚杖立斜曛 紫硖双峰望里分——明·李璋《嗜泉诗存》
- 十七 南渡江来乐有余 广堂守岁即吾庐——明·董氵雲《董从吾稿》
- 十八 志将身挽一世风 还前古而力莫之从——明·许相卿《云村集》《许氏贻谋四则》
- 十九 游阳明之门 然多失阳明之意——明·董穀《碧里杂存》
- 二十 知节俭则无求 无求则廉耻立礼义生——明·查秉彝《觉庵存稿》
- 二十一 养生尤贵于寡欲——明·俞桥《广嗣要语》
- 二十二 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明·陈与郊《隅园集》《薠川集》
- 二十三 诗苑中秦越人长桑君也——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二十四 持论平和 能消融门户之见——明·张次仲《待轩诗记》《周易玩辞困学记》
- 二十五 君家之先 真有异传——明·郭凝之《明孝友传》《先觉宗乘》
- 二十六 能为将帅者 乃可为长吏——明·曹履泰《靖海纪略》
- 二十七 仙才鬼语 各臻其妙——明·葛徵奇《南园前五先生诗》
- 二十八 离乱极处生名世 风雅亡来得正宗——明·吴本泰《吴吏部集》《西溪梵隐志》
- 二十九 光复旧都 在此一举——明·查继佐《敬修堂钓业》《罪惟录》
- 三十 洵暗室之宝炬 苦海之慈航——明·陈司成《霉疮秘录》
- 三十一 正其是非 补其缺失——明·谈迁《国榷》
- 三十二 与名士往来 交游遍天下——明·郭濬《虹暎堂诗集》
- 三十三 一寸有天悬日月 九州无地哭山河——明·许令瑜《容庵存稿》
- 三十四 诗与乐 异而同 同而异——明·朱嘉徵《乐府广序》
- 三十五 上可以尊经卫道 下可以风世励俗——明·陈确《陈乾初先生遗集》
- 三十六 虽极天下之险阻艰难 何足以困之——明·朱朝瑛《读五经略记》
- 三十七 上德不德 大道无功——明·陈之遴《浮云集》
- 三十八 于吴为陲 于越为首——明·范骧《海宁县志略》
- 三十九 叹三楚英雄 消沈无数——明·朱一是《梅里词》《为可堂集》
- 四十 塞翁居羌犹杜老——明·蒋薰《留素堂诗删》
- 四十一 人间三月恨 千古仗谁伸——明·祝渊《祝月隐先生遗集》
- 四十二 执法岭南 身无长物——明·陈殿桂《与袁堂文集》
- 四十三 两山相峙 中通河流——明·潘廷章《硖川志》
- 四十四 春秋无通辞 从变而移——明·陈士芳《春秋四传通辞》
- 四十五 争一字之奇 竞一韵之巧——清·查培继《词学全书》
- 四十六 静庵后百年一人——清·李因《竹笑轩吟草》
- 四十七 金实凝秋色 酸辛只自知——清·徐灿《拙政园诗集》《拙政园诗馀》
- 四十八 百年仰俯空睐笑 当世谁怜我辈人——清·陆嘉淑《辛斋遗稿》
- 四十九 人臣事君 勿欺为本——清·杨雍建《杨黄门奏疏》《抚黔奏疏》
- 五十 微言妙义 难可粤稽——清·汪定国《诸子褒异》
- 五十一 存其言 必有大用于世——清·沈珩《耿岩文选》
- 五十二 故国依然在 青山不忍看——清·陆弘定《爰始楼诗删》
- 五十三 一蓑秋雨泛海色 双艇清溪弄月华——清·吴农祥《流铅集》
- 五十四 始知颜色不如花 行乐年年须及早——清·葛宜《玉窗遗稿》
- 五十五 扁舟江北与江南 断雁啼猿总不堪——清·查容《渐江诗钞》《浣纱词》
- 五十六 文章无今古 要在得其真——清·朱奇龄《拙斋集》
- 五十七 清矣慎矣又勤矣 人或偏欤公独全——清·许汝霖《德星堂诗文集》
- 五十八 德无常德 不修则坏——清·陈诜《四书述》
- 五十九 负一代之才华 盛传京洛——清·陈奕禧《春蔼堂集》
- 六十 春秋古史乃家法 诗笔离骚亦时用——清·陈訏《时用集》
- 六十一 一帆去国谈何易 万卷无家累亦多——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
- 六十二 风流作相人终忘 千古谁争两卷书——清·查嗣瑮《查浦诗钞》
- 六十三 兼三尊而并四科 史难其人——清·陈元龙《爱日堂诗集》
- 六十四 以春秋绝学名动九重——清·卢轩《日堂文钞》
- 六十五 子之诗 绝去雕饰发抒性灵——清·沈翼机《澹初诗稿》
- 六十六 诗至晚唐则光芒四射——清·查克宏《晚唐诗钞》
- 六十七 引申触类 实于数学有裨——清·陈世仁《少广补遗》
- 六十八 天生粹质非雕琢 几向诗书蕴蓄来——清·查祥《云在诗钞》
- 六十九 并宿双飞 大有河洲之挚——清·陈邦彦《乌衣香牒》《春驹小谱》
- 七十 两山有灵 藉以不泯——清·蒋宏任《硖石山水志》
- 七十一 读其书 当有以见其概——清·祝洤《淑艾录》《下学编》
- 七十二 医贯变通 药在合宜——清·吴仪洛《成方切用》
- 七十三 渊源家学 吟兴称豪——清·许道基《冬隰吟》《粤吟》《靡至吟》
- 七十四 戛戛独造 不袭前贤——清·范世勋《桃花泉弈谱》
- 七十五 一枰角智关成败 黑白争雄见是非——清·施襄夏《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
- 七十六 但使操修勤砥砺 无须劝勉费周谆——清·沈维基《紫薇山人诗钞》
- 七十七 西湖天下景 斯编亦西湖杰构也——清·许承祖《雪庄西湖渔唱》
- 七十八 身通百艺 深自韬晦——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
- 七十九 殚精覃思 积数十年而后成——清·周春《十三经音略》
- 八十 所著皆体大思精 闳深奥衍——清·周广业《蓬庐文钞》
- 八十一 独言经者 统于尊也——清·吴骞《拜经楼诗集》《愚谷文存》
- 八十二 观潮之暇 博考群籍以推求其故——清·俞思谦《海潮辑说》
- 八十三 尽言无隐 不惜以针暗度——清·陈克恕《篆刻针度》
- 八十四 卓然为浙中诗家一大宗——清·祝德麟《悦亲楼诗集》
- 八十五 君之学邃矣 君之文不懈而及于古——清·陈鳣《简庄文钞》
- 八十六 硖川虽一隅 诗林而海昌——清·曹宗载《硖川诗钞》
- 八十七 见所可见者惟诗——清·陆素生《于斯阁诗钞》
- 八十八 唐宋以来 代有闻人——清·陈敬璋《海宁渤海陈氏著录》《初白先生年谱》
- 八十九 海邑能诗近日稀 颍川才子振风徽——清·钟大源《东海半人诗钞》
- 九十 存一代真迹 传信后人——清·吴修《昭代名人尺牍》
- 九十一 每得一帙 必手自斠勘——清·马瀛《吟香仙馆书目》
- 九十二 一代诗名盛 恢奇敬业堂——清·查世官《南庐诗钞》
- 九十三 未必前贤畏后生 才华弱冠且纵横——清·查揆《筼谷诗文钞》
- 九十四 清新俊逸 情文相生——清·查有新《春园吟稿》
- 九十五 学者之津梁 谭者之园囿——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 九十六 善承先志 保护旧籍——清·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
- 九十七 缥囊锦轴钟鼎金石 济美一楼——清·胡尔荥《破铁网》
- 九十八 得雅驯之体 无夸诞之辞——清·徐瀛《西征日记》
- 九十九 于清新流丽中 运真挚急昂之气——清·马锦《碧萝吟馆诗集》
- 一百 称心而出 适意而止——清·马洵《五千卷室诗集》
- 一百零一 七代诗僧后 君应出一头——清·释六舟《小绿天庵吟草》
- 一百零二 卅年校官 讲席以继——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
- 一百零三 笑我一官乃落此 瘴云百道排飞鸢——清·朱有莱《饮香读画斋诗集》
- 一百零四 贫居陋巷无所求 愿与史籍同生死——清·管庭芬《渟溪老屋自娱集》
- 一百零五 荏苒三十余年 仅载一砚归籍——清·王士雄《归砚录》
- 一百零六 可怜乡曲悼才华——清·许光治《江山风月谱》
- 一百零七 其得意处殆与少陵为近——清·杨凤翰《镜海楼诗集》
- 一百零八 文似永叔 诗近中唐——清·钱保塘《清风室诗文钞》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